第134章
---- 御书房侧殿。 谢复和徐震坐在此处已等候多时。 宫里布控严密,根本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人相对无言,垂眸静坐。 谢复本就不是个健硕的儿郎,此时他的气色较之以往瞧着更为单薄。 他沉寂的眼眸微转,看了眼殿外又转回视线,目光定在徐震身上许久,他突然开口: “西南战事稍有安定,徐侯爷多年没有回京,此次机会,应是能够在京城多停留一些时日,可对?” 第110章 局面 耳边传来的嗓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沉郁,甚至还提起了西南战事,徐震听得不怎么舒坦。 他面色不显,客套的应付着。 “王爷所问,恕我无法应答,陛下恩典,许我回京探亲贺寿,至于何时离京,也要看陛下的旨意。” 谢复眸光微动,疏离之意明显,他倒也没有生气。 他哪有资格生气。 他现如今被掳了官职,勒令闭门思过,这和幽禁有什么区别。 今日王府里传来口谕,陛下圣恩,邀他参加宫宴,因此他才能得以进宫谢恩。 至于他为何落地如此下场,事情还要回到半个月之前。 他确实算计了宋姀,利用秦江的死,借用寿康公主的跋扈,散布了些闲言碎语,目的只是想瞧瞧,陛下的心上人究竟是哪个。 是不是他所猜测的那样,帝夺臣妻。 本来一切都还算顺利,谁知半路杀出了意外。 秦江的外室和私生子上门,他的一切谋划全都毁于一旦。 他明白事情有变,次日便进宫请罪,一通交谈,就在他差点被陛下绕进陷阱里的时候,竟又发生了意外。 彼时陛下罕见的方寸大乱匆匆离去,他心中疑惑不解,只觉得团团迷雾纠缠在一起,让他理不清头绪。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失魂落魄的回了府,没等他纠结太久,答案很快就送到了他面前。 他府中一共只有两个庶妹。 谢枝心术不正,妄图攀高枝,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里也的确没将落魄的宋家放在眼里,这才由着她蹦跶。 谁曾想,宫变那晚就闹出了事,秦江也是个废物,哄不好岳家不说竟还让这事闹到了御前。 谢枝的下场,不冤。 然而另一个庶妹谢梅。 谢复此时再次回想起她被送回王府时的惨状,心慌依旧,惊恐似乎留在他心底根本抹之不去。 据闻她和秦文珠一样,虽是留了全尸,但受遍了刑罚,两人被送回府的路上就没了气。 他如果还看不透,那就白活了。 他猜测的也没有错,陛下确实看上了宋家的姑娘,只不过不是那位大姑娘,而是名不见经传他连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的二姑娘。 谢梅和秦文珠为何会落地如此惨烈的下场,他不在乎,左不过是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 谢复回想起上次离宫前,陛下说的那句话: “楚王,你与朕幼时有些情意,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投靠了朕,朕只希望你能真正明白何为臣服,何为忠心。” “你回去,朕等着你改日再来。” 半个月以来,这句话时时刻刻回响在他耳边,他受着煎熬,到现在也还是心绪不宁,无法抉择。 他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但他确实有难言之隐。 徐震本是平心静气的坐在一旁,不经意的转头时,恰好看到谢复脸色煞白额冒冷汗的模样。 他倒是没有慌乱,只不过一个男人如此虚弱,他还是有些吃惊的。 总不能装作没看见,他询问:“王爷可是哪里不适?殿外有御林军,不如我去给你唤个太医过来瞧瞧?” 谢复幼时体弱,七八岁过后才渐渐养好,底子虚,日日满腹心事,夜夜无法入眠,这般熬法,谁也扛不住。 他垂眸,面容上露出笑意,淡声道:“本王没事,多谢徐侯爷,眼下你我还在等候陛下宣召,还是不要麻烦了。” 徐震是个经常披血上阵杀敌的将领,对此等无病呻吟的病症,实在是无法感同身受。 他能提上一句,不过是本着对生命无法漠视的原则,眼见这位王爷推拒,他自然不会多事。 他点了点头示意,偏殿再次寂静了下来。 他把玩着手里的茶盏,静默的思索了须臾,突然沉声开口: “往日多谢王爷抬举,我是个只晓得上阵杀敌守卫边关的粗人,不喜繁文缛节那一套,无功不受禄,那些礼我没那么大的脸来取用。” “我眼下无妻无子,后宅也没有处理交际往来的女眷,我收再多的金银珠宝也没有后人可继,况且任谁送的我都不想收。” “我自幼被祖父带到西南,见惯了边关百姓的困苦,这辈子我无甚野心,我无法让他们过上多好的日子,但却能拼了命守好那处地方。” “西南是徐家的心血,那里埋葬了许多将士的英魂,无论外面如何变天,有我在,西南不能乱。” 说完,他转头盯着谢复,目光锐利,“我就是个直言不讳的人,如有冒犯之处,还望王爷见谅。” 听完这番没有多震撼但却很诚恳的话,谢复怔住,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殿内再次寂静下来,徐震表达了自己想说的,也不指望这位王爷能给他什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