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若是您现在饥肠辘辘,摆在您面前的有一碗野菜,还有一碗肉糜,您会食用哪一碗来充饥呢?” 刘恒好奇道:“自然是肉糜,味道更加鲜美,更能填饱肚子。” 洛新道:“那现在赵王的位置空出,您是想要交给您的兄弟担任呢?还是想要让现在的刘氏宗亲担任呢?” 刘盈虽然只有刘恒这一个嫡子,但庶子还是有的,刘恒回想起自己的亲兄弟,又回忆那些完全不认识的刘氏宗亲,恍然大悟道:“您是说,朕的兄弟就是肉糜,而那些宗亲则是野菜,所以您不是要废除宗亲,而是要换上亲近朕的。” “是啊。” 洛新叹息道:“这天下就像是一支藤条,抹去了那些荆棘才能够不伤到自己,高皇帝的时候,宗亲是这支藤条的护手,有护手在,高皇后就能用它镇压天下。 但是宗亲随着时间的变化,会从保护您手的护手,变成伤害您手的荆棘,现在臣就是要为您抹去那些荆棘,再重新铸造一个护手。” 刘恒闻言深深的望了一眼洛新,眼神之中的孺慕之情愈发深厚起来,他微微躬身而拜,“一切都由姑父您做主了。” 洛新望着眼前这一幕,有些欣慰的笑了笑,只要付出有回报就好,最怕的就是养育了这么多年,结果养出一个白眼狼。 “报~”洛新正想要说些什么,突然殿外传来了高高的一道声音,然后就见到三名禁卫带着一个仅仅穿着中衣的男子走进,这是面见皇帝时必要的装束,若是大臣的话,只要卸下刀剑即可。 “微臣参见陛下!参见大丞相!” 洛新眼底闪过一道光芒,这是他派到衡山王刘沉身边的人,当即问道:“可是衡山王有消息传来?” 信使立即悲愤道:“启禀陛下,大丞相,淮南王不满朝廷,妄图谋反,竟然派人刺杀大王。 大王受了重伤,豫章王与庐江王带着衡山王逃离了六城,正向着南阳而来。 微臣带着大王的求援信来到长安。 请陛下,大丞相为大王主持公道啊!” 信使的声音响彻在整座大殿之上,刘恒整个人都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听到的,尤其是刚刚洛新还为他讲了“藤条荆棘”理论,结果立刻就应验了。 他还没有学会喜怒不形于色,有些稚嫩的脸上瞬间就充满了愤怒,他刚刚进入变声期的嗓子高声的喊起:“狂妄!恶贼!” “这是何等的猖狂啊!” 洛新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彻,所有人都能够从中听出那毫不掩饰的愤怒,“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公然刺杀一位金册诸侯,他难道以为现在还是礼崩乐坏的乱世吗? 枉顾人伦,刺杀自己的兄长,一位天下闻名的孝子,这是何等的不仁不孝,简直是个孽种。 淮南襄王的魂灵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息! 若是不惩戒这种行为,朝廷的威仪还如此彰显? 天下的人心难道还能收拾? 诸侯还会将朝廷放在眼里吗? 昔年周天子的悲惨状况,难道不会在大汉再次出现吗?” 反问。 一向都是加强语气,振奋人心最锋利的语言。 随着洛新的一字字,一句句,大殿之中堪称人声鼎沸,彻侯们高声的叫嚷着,“陛下,大丞相,臣愿意领军出征,踏平淮南王国,若是您同意,臣愿意将淮南王的头颅带回长安,悬挂在长乐宫的顶部,警示天下逆贼。” “淮南王恶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明君威,不杀不足以彰仁孝,臣请战!” “臣请战!” 彻侯们直接群情激奋,等了这么多年啊,朝廷终于又要开始动武了,他们这些勋贵人家的光辉岁月又要回来了。 当年开国和平定异姓王狠狠地捞了一笔政治资本,这么多年都没有吃完,朝廷上到处都是他们举荐的人,到了现在和皇室渐行渐远的时候,冒出了淮南王这么一号人。 彻侯们只想拉住淮南王的头颅,狠狠地砍下去,“大王,真是感谢您啊,外臣借您的头颅求一场富贵。” 刘恒有些震撼的望着这一幕,往日里他所见到的都是那些文学之士,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帝国的高级军功贵族。 这些人完全不同于往日里的那些学士,动辄就是杀戮,他忍不住回想起洛新给他讲《道德经》时说过的,“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这句话的含义很多,但一定要记住,兵器一旦出鞘,不伤人就伤己,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真的能够永远控制这种危险的武器。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您的皇位就岌岌可危了。” 刘恒的身体在微微战栗,既是兴奋,又是恐惧,然后他望向了洛新。 只见洛新面对嘈杂的众人,朗声笑道:“大朝有诸位,难道有不兴盛的道理吗?” 韩信从安阳侯国赶来长安,他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了。 他安安静静的坐在众人首位,仅仅次于洛新。 因为他是挂相印的大将军,位列诸侯王之上。 用韩信,那是杀鸡用牛刀,但洛新就是要快准狠,不仅仅是淮南王,还有跳的最欢,一看就是妄图谋反的吴王。 ———— 沉以孝顺事得东阿赐,遂就国衡山。 淮南讥之,沉尤以笑对,谓左右曰:“小子,吾不罪也。” 及淮南讥东阿,沉乃怒,束发冲冠,持刃慨然,曰:“东阿若父,尔复言,有死无生!” 淮南惧,仓皇走,阴与人谋,“卑贱孽子,何以为王。” 乃暗使刑徒,沉壮曰:“此淮南为之,且战,吾谒长乐时,淮南必死矣。” 沉亡南阳,遣使入朝,谓淮南之事,时孝文在侧,且惊且怒,曰:“狂悖之徒,天将亡也。” 东阿召群臣,皆慨然请战,东阿命淮阴执军,群臣曰:“淮南小儿,焉用神将,臣再请之。” 东阿复命淮阴执军,又点彻侯十二,将军五千,又召关中良家子。 沉北上,王师南下,会于南阳,淮南闻之,惊惧无眠。——《史记·衡山王世家》 第326章 完 韩信率领着关中子弟出了关中,实际上他是有些迷茫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这场战争要做什么。 他这一生经历过无数的战争,但是几乎没有过压力,不论是击败蒙恬,还是破关亡秦,还是之后直接定三秦,即便是当初带着一群新兵在赵国大战,他也感觉还好。 他这一生的各种战争,只有当初和项羽作战是有压力的,项羽冲阵太猛,他勉力维持,加上诸多的猛将,才使得阵线一条条的溃散再组合,最终击败了项羽。 即便是当初和匈奴大战,他也非常清楚,只要不出长城,不进入草原,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结果现在洛新让他带兵去平定淮南王和吴王。 这是什么臭鱼烂虾? 还需要我亲自动手? 如果洛新不是他大舅哥,他当场就罢工了,有这时间我和采娘聊聊天不好吗? 两人年纪渐渐大了,眼见就要阴阳两隔了,打什么仗? 怀着这种心理,韩信行军自然就有些急切,不过毕竟是兵仙神将,依旧是天衣无缝只存在于兵书之上的完美。 那些随同而来的彻侯,基本上都是各家的二代,乃至于三代,都很清楚自己就是来蹭军功的,另外就是跟着韩信这位大将军学一点东西。 韩信在南阳和刘沉相遇之后,二话没说就带着大军向着淮南国而去。 淮南王见到刺杀刘沉的事情败露之后,仓促之间拉起了淮南国的大军。 他又派遣使者到吴国之中,当初他回应吴王的信件当然不是偶然,而是因为两人早就有信件往来。 吴王算是个聪明人,从当初朝廷收回赋税开始,他就知道朝廷迟早是要削藩的,从那个时候他就开始有意识的联络诸侯王,想要一起对抗朝廷。 他本来是想要熬到韩信死,或者是洛新死的,毕竟这两个人的年纪都渐渐大了,到时候只剩下一个年轻的皇帝,那还不好对付? 他本来以为还有很多的时间,洛新会将这件事交给皇帝来做。 所以他一直虚与委蛇,但是他没想到在天下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洛新就直接动手了,而且还是直接裂国。 淮南国一分为四,瞬间就从强国大国变成了中等的国家,对朝廷的威胁小了很多,吴王自然不愿意吴国如此,所以他不得不跟随着洛新的脚步,直接向诸侯王们发出了号召的信件。 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他经营的时间还是不够长,利益链接的不够铁,忽悠的还不够。 另外一方面,齐地的胶东王直接被吕氏的彻侯堵在了齐地,两者之间相互监督,谁也不要想着搞事。 韩王刘如意挡在最关键的土地,相对于诸侯王,由于刘盈和洛亦的影响,他还是更亲近朝廷。 吴王本来想带着越王一同起兵,但却没想到一向唯他马首是瞻的越王,就像是不知道这件事一般,躲在越国会稽旧地不肯出来。 吴王和淮南王两人尽起国中男丁,从十四岁到六十岁全部都要上战场,浩浩荡荡的数十万人,要在江淮之地和朝廷的大军大战。 韩信一见这么多人,就没了打仗的兴致,他感觉臭鱼烂虾可能还是高估他们了。 “不知兵!” 这是韩信对淮南国和吴国联军的评价。 韩信太清楚自己带出来的人马有多强,五千甲胄俱全,战阵熟练的士卒,打那种人数虽然多,但却一盘散沙的军队,只要将领正常,那就不可能输。 除非碰上韩信那种多多益善的神仙。 虽然心中瞧不上两国联军,但韩信心知,这场战争不仅仅是要赢,而且还要速胜,还不能造成特别大的伤亡,这才是大舅哥让自己亲自带兵的原因。 这些随军而来的彻侯们虽然还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统兵极高,但是一句骁勇善战还是没有丝毫问题的,韩信在淮水畔边,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吴国军队的侧翼,然后就是连续的崩溃。 这样的情况连续三次,联军彻底崩溃。 韩信强行收住手,没有再造成更多的杀戮。 吴王和淮南王请降。 淮南王和吴王直接被带回了长安城,这样的罪臣自然要接受皇帝的审判。 这个活动是洛新特意安排的,算是给刘恒上一堂课,让他知道为什么要削藩。 这是刘恒第一次见到那些镇守在四方的汉室宗亲,自己的亲戚,同时也是背叛自己的人。 淮南王和吴王经过收拾并不狼狈,但是眼神之中的恐惧却让两个人显得瑟缩极了,一点都没有曾经百万生民之主、数万虎贲之王的气势。 见到刘恒之后,两人直接跪在地上,痛哭道:“陛下,臣实在是没有造反之心啊,臣是汉室宗亲,能够为您守土,请您一定要饶恕臣的过错。” 淮南王和吴王都清楚,虽然刘恒没有亲政,但只要刘恒开口饶恕他们,大丞相洛新是不会反驳的。 刘恒是个小孩子,小孩子是最心软的,只要动之以情,一定能够活下来! 两人心中这般想着,然后就见到刘恒小小的身子竟然散发出了凛冽的气势,心中不由一惊,一股不妙的感觉瞬间充斥心头。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