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我得到了一个君主啊。 “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我等应当立刻告知长安及关中士民,然后迎逢新皇,还请吕侯遣使告莱西侯,我等愿奉其为主! 履极天下!” 吕产振奋,大事成矣。 他的妹妹一旦成为了皇太后,吕氏就可以安心的待在即墨,即便是他不说话,也没有人会忽视,最重要的是,可以安安心心的低调了。 诸侯同样振奋,新帝一旦选出,这世界都仿佛开朗起来,只要我等同心戮力,平定关东的骚乱,振作关中的局势。 大汉的社稷就会安稳如山,大汉的国势一定会蒸蒸日上! 经过一年的奋战,终于快要拨开云雾见光明了。 众人蜂拥着向外走去,洛斯慢慢的走在最后,望着前方哈哈大笑,个个喜笑颜开的诸侯,抬头望了望天,他想起了昔年先祖宣公带着诸姬勤王,最后将国都迁到了洛阳。 现在的靖难诸侯似乎没有这个意识,他们只想着振作局势,这是连洛斯都没有想到的,真是一群忠臣啊! 新的皇帝,愿你可以善待他们,百年养恩,报在此时! ———— 孝宣皇帝者,孝武皇帝孙,胶东悼王子也。 元正十五年,五月,戾帝已逝,国家无主,天日惶惶,诸侯议曰:“国不可无君,戾帝祸乱,诸子有罪,不得为王。 汉室有德,承袭孝武,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孝武皇帝孙病已,年二十,受《孟子》、《尊王》、《管子》,操行孝顺,慈仁爱人,有文皇之德,武皇之姿,可以奉承祖宗,兴盛社稷,成子孙万世基业。 宜迎之。” 诸侯曰可,请吕侯产至孙里舍,洗沐,赐御府衣。 宗正立以皇嗣车辇奉迎皇孙,就宗正府,入长乐宫,见靖难诸侯。 皇孙面南而坐,靖难诸侯往而拜之,奉上玺、绶。 遂即皇帝位,谒高庙,又谒素王陵,即天子位。——《汉书·孝宣本纪》 第464章 帝心莫测 元正十五年。 五月,大赦天下,戾帝刘旦以言治罪者,冤假错案者,轻罪重罚者,悉数释放,天下欢腾。 上谕:靖难诸侯皆加封五百户,金银、宝物等无算,爵号加靖难,以作彰显。 六月,群臣议定年号,以明年为元封元年。 靖难诸侯上书,称“戾帝已诛,应当遵循朝廷的制令,回返关东,关东动乱还未平定,镇守国家,不可耽搁,特敬告陛下。” 皇太后与皇帝下诏挽留。 “自古非常之时有非常之君,非常之臣,天下失序,朝纲不振,朕正需要诸位贤臣的辅佐啊,诸位如何就要离开朕了? 这难道是朕的德行低下,不足以让群贤辅佐吗? 这难道是朕的胸怀狭隘,不足以容纳诸位功臣吗? 还请诸位忠臣多多思虑。 朕愿意以丞相、大将军、御史大夫,九卿以及两千石的高官来给予诸位靖难功臣,再次诚恳的挽留诸位,留在长安辅佐朕。” 刘病已的言辞很是情真意切,不论是靖难诸侯,还是百官士民,皆赞叹道:“陛下仁义,社稷之福。” 于是有的靖难诸侯便留了下来,有开国元从勋臣,有刘氏宗亲列侯,有孝武皇帝时兴盛的列侯将门。 这些人都将迎来富贵,因为经过政治清算的朝廷实在是太过干净,三公九卿近乎一空,无数的位置都被腾了出来。 但是真正最富贵的那些人却再次上书,要返回关东。 尤其是吕产,把当初和靖难诸侯所说的那一套说辞拿出来,皇帝就没有了拒绝的理由,于是吕产成了靖难诸侯中第一个返回关东的。 临行之前,皇太后和皇帝前来送行,皇帝轻声说道:“舅舅回到关东,多多写信来长安,在您院中的那棵树,可要好好照料,让它茁壮成长,朕很是关心啊。” 吕产闻言瞳孔一缩,然后深深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定会好好照料,每月都往长安寄信,就像是您曾经见过的那样。” 见到这一幕,之前就若有所思的几家,纷纷加快了脚步,准备回关东闷声发大财。 长安贵族跌倒,关东诸侯吃饱,这句话就是如今最好的写照。 洛世沉默着离开了长安,率领着西域和河西大军回返,他带走了刘旦几乎所有的女儿和许多妃子,众人都当作没有见到一般。 他现在是西北王了。 他骑着最好的大宛天马,走出陇西,进入河西,望着眼前辽阔的天地,然后回想起皇帝所说的,“卿,西北的担子在你的身上,你是洛氏子,又久经战阵,从孝鼎皇帝时到如今,镇守西域以十年而计,朕很是放心。 此次回西域,务必要小心一些奸邪之人的低语,不要让仇者快,亲者痛,这是朕所能说的。”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一个男孩身上,然后落在那些已经渐渐从惊慌失措中恢复的少女和少妇身上,各个都是颇为美丽的女子,轻声呢喃道:“真是个不简单的皇帝啊,你会如何对待这些人呢?” 七月。 上谕:“戾帝残酷的对待百姓,使用严苛的刑律,不多加以察查就逮捕下狱,汉律就像是纸一样,没有了丝毫的威严,废除掉戾帝时的律法,使用孝武皇帝的法令。 朕以为,执行律令应当严谨,刑讯逼供的结果是真心的吗? 朕以为不是的。 证据有疑点就落实,这是正确的吗? 朕以为不是的。 朝廷办案应当公正,百姓才会服从,这是朕在民间流落之时所知晓的道理。 至于有汪洋大盗借此逍遥法外,朕以为不必多虑,有官有民,有侠有盗,郡国官府应当放宽对百姓复仇的惩罚,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之事,为什么要阻止呢? 晓谕天下,使百姓都知道朕的意思。” 九月。 皇帝连续下达五条诏令,几乎将刘旦曾经作为皇帝的一切痕迹都清除了个干干净净,因为刘旦被贬斥的起复,因为刘旦被杀死的慰问亲朋好友,因为刘旦而受到冤屈的全部清洗,因为刘旦而显赫富贵的早已流放。 靖难诸侯的政治清洗太过于表面,只针对了最显赫的列侯、诸王和三公九卿两千石,刘病已的这一次清洗甚至触及到了乡一级,其中或许有些许的冤假错案,但是得到的效果是极其显著的。 一个刚刚即位半年的皇帝,通过这种强制选边站的行动,拥有了威望和权力,无数官吏百姓受到他的恩惠,成为了他的铁杆支持者。 十一月。 长安公卿悉数发落,皇帝晓谕天下,令诸侯各自安定国家,抚镇士民,又降旨关东,除穷凶极恶之辈,悉数赦免作乱之民,官府不作统计,各归其家即可,于是关东渐渐平定。 诸事已经落定,朝堂之上多数都是靖难诸侯,声势煊赫,几乎比刚刚开国时的元从诸勋还要兴盛。 十二月。 上谕:“戾帝是个独夫啊,就像是纣王那样,天下有忠正的臣子不知道使用,于是被谄媚的小人所蛊惑,这难道不是因为偏听偏信的原因吗? 孝文皇帝和孝武皇帝爱好招纳贤才,于是得以创造功业,孝鼎皇帝和戾帝不这样做,于是造成社稷动荡。 朕出身胶东,不曾见过西域的艰难,不曾见过并州的风霜,不曾见过天南的难行,朕是天下的君主,却不知晓天下的难处,这不是贤君所应当做的。 朕想要得到贤能的臣子,但是天下有万里之大,于天地而言,朕不过沧海一粟罢了,想要遇到诸位贤臣又是何其难。现在烦请四方的列侯、诸王、郡守,在你们的郡县和国家之中,为朕选举德行良好和才能出众的人吧,朕愿意用黄金和显爵来恭敬的对待他们。” 一道光明正大的求贤令。 一道光明正大分润权力的诏令。 这是皇太后第一次如此郑重的望着自己的这个儿子,刘病已静静地端坐在吕莹对面,吕莹问道:“皇帝所做的,可是深思熟虑了,招纳而来的贤才,是要给予地位的,和靖难功臣位列同班。” 刘病已望着自己的母后,沉默了一瞬才开口道:“若是没有靖难功臣,您和儿子又如何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若是没有靖难功臣,先王的大仇此生恐怕都不能报复了。 我想要让他们更加的显赫起来,于是赐予了他们荣耀。 我想要延续他们的富贵啊。 就像是高皇帝所做的那样,过分的恩宠难道是好事吗? 那就不能过多的赏赐,那会让他们骄躁起来,那就不能给予他们一切的权力,那会让他们骄横起来。 我不愿意他们改变,我不希望有朝一日走到刀剑相对的地步,那可真是太难堪了,这是儿子所能做的。” 吕太后深深的望了刘病已一眼,说道:“你是个聪明有手段的孩子,所以我不愿意阻止你的施政,但聪明人通常会忽略一件事,那就是人心。 我出身吕氏,史书之上有太多聪明睿智的君主,但是创造功业的圣主明君却并不多。 你记住,永远不要让天下人认为你是一个刻薄寡恩的君王,即便你能横压天下。 如果臣子以为你刻薄寡恩,那你就再也得不到尽忠之臣,而尽是为利之徒,若是幸运尚且有心怀社稷之人,若是不幸,就只剩唯唯诺诺之人。 一个刻薄寡恩的皇帝,会毁掉百年的恩情培养。 戾帝祸乱,败坏社稷,汉室天下有倾覆之危。 因为高惠文武的百年遗泽,于是有靖难诸侯起事,诛杀独夫,又不恋权位,还政汉室。 昔年周室诸姬辅佐周懿王,尚且要求懿王迁都到洛阳。 靖难诸侯没有要求迁都,是因为他们真的想要兴复汉室。 这是不逊色于迎你上位的恩情啊! 如果你背上了刻薄寡恩的名声,如果你清算了靖难诸侯,如果忠臣的一腔热血被残酷扑灭,昭昭史册之上,会清清楚楚的记着。 曾经有一群人挽救了汉室,然后晚年凄惨。 等到再有这等社稷倾覆之祸时,就再也没人来挽救汉室了! 你明白了吗?” 刘病已耳边依旧在回响着母后的言语,三月的长安城还有些寒冷,但冬日的光却很是温暖,他望着巍峨的未央宫以及整座皇宫,然后抬起自己的双手映照在和煦的阳光之下,很纤细很白,但是很有力量。 元正十五年要过去了,元封元年将会到来,这是朕的时代! ———— 孝宣既立,群臣奏议曰:“国不可无君,君不可无后,请选贤良淑德为后。 吾等选关中、关东三十六家淑女,呈报陛下。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