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这实在是荒谬。 世人大多愚昧,但凡通读过孟子和荀圣的文章,都知道孟子只不过是空想而已,满嘴的仁义道德,但不过是放空话。 荀圣所指的才是康庄大道。 既无法家之弊端,又无儒道之空谈。结果却苟延残喘在这里,经典蒙尘,圣贤无光,可悲可叹。” 被称作荀德公的便是荀氏的当代家主,闻言道:“召集诸家,前往昭城去诸子圣殿祭拜先祖,弘扬荀儒的名声,门录之上刻着我们的名字,春秋儒显赫的时间很长,现在是我们荀儒显耀的时候了。” …… 长安。 刘病已望着手中传来的消息,挑了挑眉,他本以为母亲所说的洛氏要回来了是单纯的派人入朝为官,没想到竟然是这么炸裂的直接全面放开。 这是要更深层次的影响和介入大汉吗? 是因为戾帝之事让洛氏都感觉到不安了吗? 刘病已自然不知道洛氏曾经做过一份有关于天下各阶层的态度问卷调查,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改变。 “陛下,天下各家的高士都往昭城而去了,就算是陛下你下诏都没有如此多的人啊,这实在是…… 难道刘氏百年的天子,还不如洛氏尊贵吗?” 刘病已闻言眼中寒光一闪盯着说话的宦官,然后淡淡道:“这难道不是正常的事情吗? 若朕不是皇帝,朕也要到昭城之中走一趟。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千年的威望哪里是百年的皇朝所能够媲美的。 等到大汉三百年的时候,在天下人心中,刘氏就能和洛氏相比了。 有这个嚼碎嘴的时间,不若将殿外的奏章取来,朕多做一件事,大汉就昌盛一分,国祚就延长一刻,天命就愈发眷顾大汉。” 宦官眉头冷汗涔涔,连忙退出殿中,刘病已沉默了一下,望着遥远的昭城,对着身边的近侍吩咐道:“去准备一份大礼送到昭城,朕听说有不少宗亲去了昭城,皇室不要落下。” 近侍闻言立刻垂首道:“遵命,陛下。” 近侍匆匆走出,刘病已回想着和母亲的谈话,“做一个君王最忌讳的就是让自己内心之中的情绪裹挟行为,一旦走到这一步,君王就会被控制了。 无端的猜疑会损害人心,人心的败坏是难以挽回的,你现在就走在这条路上,我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但希望你能永远克制住玩弄那些权术。” 刘病已再次张开了手,喃喃道:“王道和霸道兼用,王道施恩治民,霸道惩奸弄邪,既要名,又要器,使人畏惧又使人亲近,这就是成为圣王的道路。” …… 昭城。 洛盛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有些感慨,昭城大开,不仅仅对天下是一种震撼,对生活在昭公国之中的人同样如此。 过去的昭公国外人很少,因为公府管控很是严格,但是现在管控放开之后,虽然公府还是会筛选人群,但能够进入的人,呈几何倍数上升。 “家主,五家孟儒的传承家族都进了驿站之中,孟令公在城中访友,是否要召孟令公来宫中。” 孟儒是洛氏手中的利剑,总还是有些特权的,洛盛摇摇头道:“孟儒是来证道的,我们要公平公正。” 说话的洛氏子闻言犹豫道:“家主,孟儒的经义天生有缺陷,除非有孟子那样的圣贤,否则恐怕是证不了大道。” 洛氏一直都很清楚,孟子的道太正,走到了一个极端,洛盛淡然道:“天下万道都有它的作用,孟儒虽然难以得到最终的胜利,但却有稳固的基本上,同样难以失败。” “家主,荀儒的六大传承家族第一次一起出现了!” 虽然荀儒的名声不显,但是洛氏一直都有关注,荀子曾经是洛氏学宫的祭酒,在洛氏之中有完整的典籍记录,圣王人道是儒家之中可操作性最强的。 “家主,十三在接见墨家众人,大多是天工派的子弟,结社之人,还有一些名满天下的豪侠。” 十三是当代的墨家巨子,一直都游走在大汉各地,是洛氏之中最常在外的子弟。 如今昭城大开,散落在民间的墨家子弟自然要进昭城拜见巨子。 “都到了。” 洛盛听着这些一道道传来的消息,很是满意。 ———— 昭城是汉帝国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在昭城自我封闭的数十年之中,长安吸引了帝国大部分的学者,并且借由皇室投入的资源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客观来说,这的确影响了昭城文化中心的地位。 但在昭城放开进入的限制之后,东西相持的局面瞬间被打破,长安试图建立一个堪比昭城的文化中心的计划破产了,在没有政治力量介入其中时,昭城的地位是不可能被动摇的。——《全球通史·古代中国文明》 第474章 道争是要踏着对手的尸骨向前的! 昭城在向着天下学派张开自己的獠牙! 洛氏上一次干涉学术还是在董仲舒那个野路子天才搞出董氏春秋时。 从汉王朝建立到现在一百多年,天下的学术已经发展的很不同,刘旦末年的混乱,不少典籍都遗失毁灭在了战火之中,让洛氏感觉痛心不已。 而且洛氏百年来同样没有停止过经典的研习,是时候互相印证,然后收割一番智慧了,这天下之间的英才极多,见识广博,可以看看和洛氏的视角有何不同。 昭城一开,天下之人便蜂拥而来,洛盛对如今的盛况很是满意。 这代表着洛氏在百家之中的话语权和潜在的威望,长安太上学宫造成的冲击还不够大。 人心还在洛氏这里! “春秋儒到了!” 春秋儒和其他儒门结伴而来不同,作为天下最显赫的派系,内部分歧极大。 尤其是那些传承久远的派系被出身野路子的董仲舒打趴下之后,深以为耻,互相之间的攻讦程度甚至超过了对其他学说。 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做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董氏春秋和左氏春秋两家的车队在昭城门前相遇,都不愿意让路,于是便对峙起来。 “让开!” 董氏儒大声喝道,根本就没有把左氏春秋放在眼里,在董氏儒眼里,左氏儒不过是跟在他们身后吃些残羹剩饭的小门小派而已。 没有董氏就没有春秋儒现在显赫的地位! 左氏春秋则自认古老,这天下除了洛氏和孔氏之外,左氏春秋是最古老的春秋释经集,有完整的传承谱系,有厚厚的经义解释,哪里是你这半路出家的董氏所能相提并论的? 一整个董氏找不出两条经义,完全就是个笑话。 “不让又如何?” 左氏儒面上带着冷笑回呛道。 董儒见状直接噌的一下抽出利剑,大喝道:“先贤说过以理服人,请抽剑吧,如果能从吾剑下活命,今日吾便给你让路。” 见到寒光噌亮的宝剑,左氏儒只感觉头皮发麻。 这个世界的儒家基本上都武力昌盛,但是像董氏儒这种疯子还是少见,明明是儒生之间的对抗,但是却颇有一种面对文盲士卒的感觉。 “你当这里是长安吗? 睁开你的眼看看,这里是昭城,难道你要在昭城之前血溅五步吗?” 左氏儒话刚刚出口,董儒就觉得不对了。 “踏踏踏。” 响亮的马蹄声传来,众人抬头一看,便见到一队骑士到达了众人面前,为首的敢战士只不过是环视了一周,众人便感觉寒意大炽,仿佛有血腥的气味从这些士卒身上传来。 从洛氏开拓西域以来,洛氏动武的频率就大大增加,还好有神庙军的出现,能够替敢战士分担压力,靖难之役敢战士同样承担了不少的任务。 每一个敢战士都称得上杀人如麻这四个字,这些儒生能在敢战士的面前站立,已经是胆气很足了。 为首的敢战士骑在高高的大宛天马上俯视着众人,沉声道:“昭城重地,禁动刀兵,再有触犯,格杀勿论。” 他说的是真的! 这是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感受,众人连忙收起了刀剑,决斗和送死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这不是怂。 见到儒生们很听话,敢战士们同样收敛了杀气。 为首的敢战士见状满意的点点头道:“诸位都是大儒高士,要文质彬彬一些,以唇舌为剑,以道理为刃才是正理,战场之上再舞刀弄枪为好。” 敢战士将面甲推起,众人这才发现竟然是一位未曾见过的洛氏子,面容俊美,虎背熊腰。 纷纷心中一震,果然来到昭城之后,见到的洛氏子就多了,天下人见过的洛氏子,只有西域无双侯洛世、英侯洛斯和昭公子洛盛,没想到刚刚来到昭城就见到了一个背负圣痕的洛氏子。 真不愧是圣城啊! “见过公子。” 洛氏子调转马头,朗声道:“诸位请吧,再晚昭城内的馆驿就要住满了。” 董氏儒和左氏儒之间的火药味不过是一个缩影,学术斗争是极其残酷的。 如果没有洛氏的存在,这些人早就不仅仅局限于嘴上说说,而是动用强权直接肉体消灭了。 洛氏的馆驿之中同样到处都是刀光剑影,这世上最锋利的武器不是刀剑,而是读书人的那张嘴。 …… 洛氏驿站之中,气氛很是凝重。 “董成!” 一个颇为年轻的士子满脸狰狞的大声吼道:“师兄因为你而死,这个仇吾记下了,此生定与你势不两立。” 董成闻言冷哼道:“连一些言语都受不住,就乖乖的待在家中,如何敢来昭城圣地,待到学宫大开,万人论辩之时,照样是条死路,竟然死在馆驿之中,真是晦气。” 这一番话冰冷到了极点,年轻士子当场就抽起利剑要冲上前去将董成杀死,为自己的师兄报仇,但却被师兄弟拽住。“小九,一定要忍住啊,这是昭城,这是昭城!” 年轻士子泪流满面道:“师兄待我有大恩,现在被董成这个恶贼逼死,若是不能为他报仇,我枉在这世上走一遭。 董成恶贼,你可敢和我生死斗,待学宫大开,由洛氏做主,我和你辩论,胜者生,败者亡!” 说着直接将手中的利剑扔在两人之间,两人之间的争吵吸引了整个馆驿之中的人,一楼二楼的走廊和厅堂之中到处都是人影。 看热闹是所有人的爱好,面对这一场好戏,无论哪个学派都纷纷起哄,这种挑战是可以不接的。 毕竟人所擅长的东西不同,比如韩非和孟轲两个人,两人的理论水平都很高,不分轩轾,但是让韩非和孟轲辩论,那韩非有败无胜。 若是孟轲和韩非生死斗,那不就是欺负韩非嘛。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