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宛如晴天霹雳一般,洛世瞬间愣在原地,脑袋一阵阵的眩晕,声音发干的问道:“你的母亲身体一向很好,怎么会突然病逝?” 洛蓝悲痛道:“医者说母亲的身体早就亏空极多,您刚走没多久,母亲就重病卧床,她不让我们告诉您,直到去世。” 洛世颇有些无力的瘫倒,然后问道:“你母亲临终前可还说了些什么?” 洛蓝道:“母亲只说您平安就好,然后便去世了。” 洛世回想着这些年发生的一件件事,突然有些明白过来,苦笑一声。 “夫人啊夫人,是我对不起你。” 然后仰头倒下,洛蓝惊恐的冲上前去将洛世搀扶住。 洛世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虚白的空间之间,这一生所有的画面都在这里一一闪过。 年幼时被父亲高高举起。 等到他展露了军事上的天赋,就被父亲选为了无双侯的继承人,后来他就一直待在西域,数十年如一日的,一直镇守着大汉的边陲。 他沿着祖父洛仲堪和父亲洛无疾的道路,不断向前,不仅仅保持着大汉的战略优势,还不断的迁徙人口,改变西域的人口结构。 传播信仰和文化,一手武力,一手文化,双管齐下。 西域最肥沃的两片土地上,一个伊水河谷,已经基本上彻底化为诸夏列国,乌孙旧贵族远远迁徙,大宛盆地同样被打下了一颗钉子。 这数十年西域能安稳,他可以说居功至伟,数遍洛氏诸子,就属他的功绩最大。 然后他的回忆中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刘旦。 这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东西,他支持洛世的西域战争,大宛、乌孙都是在刘旦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刘旦对洛世真的很不错,“下辈子你不当独夫,我再来为你尽忠吧。” 然后是自己的妻子,一个美丽而又贤惠的女子,只可惜人世间的安排谁又能知道呢? 没想到最后会走到这一步,生离死别,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最后的最后,洛世飘飘摇摇的见到了一座巍峨的宫殿,无数的雕像都在那里,他想要去看,只见一道白光将他击出。 “天界!” 等到他悠悠醒来之后,只感觉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床榻周围已经站满了人,都在盯着自己。 刚刚在睡梦之间若隐若现见到的东西却依旧是那么清晰。“大都护醒了!” 见到洛世清醒,有人惊喜的叫道。 洛世只觉一阵阵无力感从身体的各处传来,一阵昏昏欲睡的感觉,联想到刚刚见到的天界画面,他明白这是自己的大限到了,老祖宗在呼唤自己离去了。 他的身体本就经过多年战争变得千疮百孔,此次进攻匈奴又身先士卒,全力施为,那完全就是消耗生命的打法,几乎榨干了他最后一丝精气。 之前外表正常,甚至还能骑马行军,是因为吊着一口气要回家。 结果,家没了。 那口气就散掉了。 人活一口气,气一散,人也就该散了。 “我要死了!” 洛世面色很是平静。 洛蓝直接跪在床榻边哀声泣道:“父亲,为何会如此啊,竟先后离去。” 洛世觉得有些遗憾,临终之前,没能见到妻子一面,没能见到女儿一面,只有儿子在这里,“为父最后有些话想要说,记录一下吧。” 他这话一出,屋中众人心中都充斥着惶恐,没有人知道洛世去世之后,西域会变成什么样子。 洛世思索了一下然后道:“禀告陛下,臣镇守西域数十年,因为得到了历代先帝和您的信任,得以从祖父和父亲手中接过事业,历经五代皇帝,才有了现在的些许成果。 西域不稳,河西就难以稳定,河西不稳,关中就不能安定。 西域、河西之地的子民和贵族官吏,于国有大功劳,此次浴血,应该赏赐,臣不能再回返长安,陛见陛下,请陛下恩怜诸军。” “大都护!” 众人纷纷垂首落泪。 …… 西域大都护无双侯世,在回返中原的途中病逝! 这个惊天的消息震得整座长安城都嗡嗡直响,无数人翘首以盼的等待着洛世的凯旋,却没想到迎来了这个消息。 长乐宫中,霍光和洛青都面色哀痛,这对两人来说都是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皇帝位上,刘询摩挲着这个消息,神情之间很是复杂,他对洛世的观感实在是太复杂了。 一直以来都非常头疼对洛世的处理,包括这一次大胜之后的赏赐,同样难以抉择,没想到洛世却直接去世了。 刘询心中思绪翻滚,但最终还是平静下来,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无论过去如何,现在所作的事只有一件,他站起身,朗声道:“召集群臣,商议无双侯的谥号吧,追封由朕来确定。” 爵位方面,洛世的爵位已经到顶了,封王的功劳则还不够,毕竟在大汉朝,韩武穆才是武将战功第一,他都没有死后封王,洛世自然更不行。 但刘询还是给了洛世最大的死后哀荣,“追赠大司马大将军,加无双侯国一千户,赐九锡其二下葬,以作恩典。” 死后的赠官给到了最高,活着的人之中都没有大司马大将军,加一千户代表着无双侯这个爵位,能够合理合法的拥有更多的私兵,两件九锡更是极重的恩典,这个追封算是刘询给的最大诚意了。 至于谥号,实际上只需要商议一个字,因为洛世是靖难功臣的领袖之一,对这群靖难功臣,谥号中的第一个字已经确定了,那就是“除奸靖难曰武”,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朝廷公卿最终为洛世选定了“襄”作为谥号,“辟地有德曰襄”这是表彰洛世开拓大宛东国,彻底攻灭乌孙大国的功劳,“甲胄有劳曰襄”这是表彰洛世一生数十年未曾停下征战的功绩,“因事有功曰襄”、“威德服远曰襄”这是表彰洛世数千里奔袭,攻灭匈奴使大汉天威远播四夷之地,其余“执心克刚曰襄”及“协赞有成曰襄”同样和洛世颇为匹配,长长的一串表彰出现在谥号的评定文书上。 刘询过目之后,将天子印和皇帝印重重的盖在上面。 这个谥号将会上呈素王上皇天。 大汉大司马大将军无双武襄侯! ———— 昭武威公,肩担二爵,一曰洛昭公,乃洛氏世传,一曰无双侯,乃功高得赏,遂以昭公予嫡长子盛,以侯爵予嫡次子世,武襄侯由此而兴。 武襄悍勇,少有侠气,幼时居于诸洛之间,有大志,常曰:“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可郁郁笔墨之间。” 昭武威公异其雄壮,遂以兵书授之,曰:“此万人敌术。” 武襄承爵,坐镇西域,联结诸国,吞乌孙,破大宛,定叛乱,兴靖难,凡五十三战,有胜无败,时人誉之。 及至匈奴复起,寇略中国,武襄奋勇,攻坚克难,谓天下曰:“大将当死于战场之上,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岂可卧于床榻之间邪?” 遂以神庙为旗,汉军为帜,携八十载血泪,驾四千里风霜,袭杀王庭,匈奴之命,结于一剑之上。 呜呼! 匈奴天命既绝,武襄受噬崩摧,马革裹尸,一语成谶,惜可哀哉!——《史记·无双侯世家》 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发的震动 洛世薨逝! 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生死,或者家人的悲痛和伤心。 任何一个大人物的去世就会引起政治格局的极大变动,甚至一个派系的生死存亡都担在领袖的身上。 洛氏拥有神器的事情并没有外人知晓,对洛氏的神异外人同样是猜测,并不知道有多么强大。 但为什么不论是皇帝,还是贵族官吏,依旧会对洛氏那么的忌惮,对洛氏那么的尊敬呢? 普通人是因为传说和品德而尊敬洛氏。 但官这种生物怎么可能单纯的因为品德而去尊敬一个人呢? 如果真是如此,那大明朝执掌大政的就不该是张居正,而是海瑞了! 在大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洛氏号称“洛半朝”、“洛与刘,共天下!” 形容的是洛氏的势力之庞大,不逊色于皇室,这没有半分夸张,而是天下人的想法,就连皇室自己都这么想。 甚至有些心理阴暗到极点的人,在三洛辅政时期,还怀疑皇太后会不会仿照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搞出个刘邦遗腹子的事情来篡夺汉室。 因为那个时候的朝廷,就连元勋功臣都在洛刘之间骑墙,大汉的创业功臣和大股东吕氏都偏向洛氏,刘氏怎么和洛氏斗? 能篡位而不篡,能威主而不威,能专权而不专。 这才是洛新被时人赞誉擎天之柱的原因,这才是孝惠皇帝刘盈和孝文皇帝刘恒对洛新事之如父,并且极尽死后哀荣,甚至将这份信任落到洛景身上的原因。 洛氏始终都拥有着强大的政治能量,能为寒微的士人保驾护航,比如贾谊这种,能让没有出路的士卒封侯拜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这才是天下士人和贵族官吏敬畏洛氏的原因。 三国时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都是世代三公,为什么杨氏没有袁氏那样天下士族领袖的地位? 就是因为汝南袁氏最大的资本就不是所谓的四世三公的清名,那个东西不值钱,是因为袁氏借着那个位置,提拔了太多的人,太多士族以及官员的利益都和袁氏联结在了一起,这才是经学门阀的玩法。 洛世的官职是西域大都护,但是这个世界的西域大都护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官职。 而是西北王! 地位或许没有三公清贵,所能够发挥出来的能量也没有三公大,但这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洛世所能够直接掌管的人口高达五十万! 所能够征调的人口高达三百万! 数遍大汉,自从诸侯王被分封之后,再也没有势力如此庞大的地方诸侯了。 如果不是西域距离长安山高路远,而且路上重重险关的话,就连皇帝都要坐立不安。 如此庞大的势力不仅仅给洛氏增添了隐形中的助力,同时托庇于洛世的人也极多。 这个世界上最担心洛世去世的不是他的子女和亲人,而是西域的贵族和那些西域国主。 因为这世上有一句话叫做人走茶凉,当初有洛世在,朝廷对待西域还算是不错,但是洛世死了,朝廷对待西域乃至于河西的态度就一定会发生变化。 对待那些在河西四郡和西域就藩的诸侯王、列侯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 洛世临终前给皇帝的信就是担心自己死了,皇帝给河西、西域诸军的赏赐减少。 毕竟此次进攻匈奴的不仅仅有西域和河西诸军,还有十一万大军同样在草原上和匈奴人大战,没有这些人,就算是斩了匈奴单于,一群疲敝之卒想要在匈奴军队的围剿下安全撤退回来,是很有难度的。 这就是为什么西域贵族官吏听到洛世的临终遗言之后,直接跪在地上哭泣的原因。 这些人尚且只是为前途担忧,最着急的只有一个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