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惊扰了贵人,仔细你的皮肉。” 年轻内侍听到贵人在此悚然一惊,然后低声焦急道:“常侍,丞相冒着大雨前来要求见陛下,恐怕事情不小啊。” 老宦官同样一惊,丞相竟然在这种天气求见陛下。 大汉的丞相权力有多大? 在没有大司马大将军的情况下,这大汉九成九的事情,丞相都可以先行独自处理,只在后续向皇帝汇报即可。 丞相有大部分事务的决策权,皇帝则同时拥有决策权和否决权,这就是经过扩展相权之后得到的结果。 皇帝想要独揽大权,要么学刘旦找理由空置丞相,要么学刘旦找理由频繁的换丞相。 耽误了丞相的大事…… 但老宦官略微思索了一下,微微叹口气,还是咬牙说道:“不能惊扰了陛下和贵人,若是得罪了贵人,谁也救不了我们。 若是得罪了丞相,只要贵人为我们说两句话,陛下不会把我们怎么样的。 让丞相等着吧。” 在这个宫里,贵人的话就是圣旨,得罪了陛下有人能保,但是得罪了贵人,只有祈祷素王上皇天庇佑了。 皇宫之外停着几辆马车。 在大雨之中,马匹显得极其的焦躁不安,不断的踱步,恰如丞相几人的心情,车厢之中,几位国朝重臣焦急的互相问着,“怎么回事? 陛下为何还没有召我等进宫?” 丞相同样很是疑惑,“虽然乌云压城,但正是正午时分,陛下应当是刚刚用过餐,正在处理国事才对啊。” “是啊!” 这就是这几人所不解的,虽然因为乌云挡住了所有的光亮,但这毕竟是白天,是办公的时间。任谁都想不到皇帝已经被翻红浪,宫廷中的宦官们限于淫威,根本不敢去打扰。 又过了几炷香的时间,众人脸色都变得很是难看,这几人都是属于朝廷中实干那一派的,各个都智慧高超。 “可恨! 定然是宫中出现了问题,消息一定没有传到陛下耳中,这些狗宦官,竟然敢截断中外! 该死!” 皇帝的性子几人还是清楚的,虽然有时候拎不清,但总体来说,只是平庸而已,丞相求见是不可能拒之门外的,一定是宫内宦官没有把消息传进去。 “没有自由出入宫禁的令牌真是不方便!” 又是一人叹息道,这话让众人都开始感慨,从大司马大将军博望武烈侯薨逝之后,就再也没有臣子能拿到自由出入宫禁的牙牌了。 “现在该怎么办? 人命关天的大事,今天见不到陛下,难道就一直等下去吗? 每等一刻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去,这可是关中啊! 洪水之后定然就是大旱! 如果死伤太过惨重,大疫传开,天府之国顷刻之间就会化为人间炼狱。” 几人之中稍显年轻的官员低声道,他的脸上充斥着焦急和不满。 洪水这种恐怖的东西,不要说一天,就算是一刻钟,就能咆哮着冲垮一座县城,将人类辛辛苦苦所建造的一切都冲个干干净净。 洪水是瘟疫的培养皿,大水之后必有大疫,这是老祖宗的经验,这是权贵们最畏惧的东西,瘟疫真是众生平等的东西。 一直没有说话的丞相见状,缓缓道:“不能这么等下去,传我的命令下去,立刻调令长安周边郡县避险。 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各个郡县之中,要求他们按照往年洪水时的方式处理,一定要派人把大河两岸的农田保住,不要让大河决口,一定要保证仓储中的粮食安全。 否则就全完了!” 大河一旦决口,存储在关中粮仓中的粮食又出问题,明年关中百姓就得全部都到关东去乞食,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丞相!” “不可啊!” 几人都有些震惊的望着丞相,丞相的权力确实大,但没有大到这种地步,这从本质上说是战时行为,丞相在调动关中诸郡的兵员,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大灾。 丞相洒然一笑道:“本相本就准备向皇帝陛下递交辞呈了,一个处处和陛下对着干的丞相,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吗? 一年了。 朝廷都没有能做成一件事,本相的意见皇帝总是否决,皇帝的意思还不明显吗? 本相还得感谢皇帝仁慈,留下本相的命,此次借着这个机会,恰好辞去相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丞相竟然不想干了! 这对众人又是一记重重的锤击,但是听到丞相的理由,却说不出什么来,丞相和皇帝之间的对抗确实太过激烈了,这对朝廷也不是好事。 毕竟政治是妥协的艺术,除非能一人敌国,否则伟大如洛文王,尚且妥协很大。 众人只能微微感叹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丞相下定了决心,却好像陡然放松下来,一直和皇帝唱对台戏,压力是很大的,毕竟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现在想通了,压力陡然小了起来。 “走吧,去做事!” 轰隆隆的车轮转动声隐没在呼啸的狂风之中,隐没在黑云压城的黑暗之中,溅起朵朵水花,然后消失不见。 ———— 灵佑五年,夏。 关中大雨,数日不绝,大河倒悬,屋舍良田,危若累卵。 丞相公卿面圣,竟阻于宫门不得见,公卿惶然,曰:“大乱在即,上不得见,为之奈何?” 丞相叹曰:“金印紫绶,万石尊贵,竟不若一宦官,此间事了,合当挂印而去,做一富家翁足矣。” 士人颇怨愤,上赐金以慰丞相。 旬月,丞相去官归乡,内宫咸安,宦官之尊,时人侧之。——《汉书·宦官列传》 第532章 天灾有孽令! 咆哮的洪水冲垮了一切,不知道有多少良田都淹没在其中,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 从天空向下看去,在关中的平原上,一群群的人蜂拥而过。 百姓成群结队的经过郡县之间,时不时有人栽倒在地上,这幅景象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是关中。 这些逃亡的民众之间,曾经作为大汉基石的小地主同样不少,水火无情,当土地被洪水一扫而空后,祖祖辈辈所奋斗的一切瞬间成空! “去县中,府库中有粮食。” “去郡中,那里备有军需。” 无数人的声音在关中大地上响起,失去一切,无依无靠只能依靠朝廷,只有郡县的城池中才有粮食,总不能直接饿死在这里。 洪水比大旱可怕的地方就在于这里,大旱是一个渐次的过程,朝廷尚且还能够大致控制人员,尽量分散开,但洪水是一个突发性的灾难,人会避开洪水经过的地方。 最终形成现在这样聚集的情景。 …… “丞相来过?” 一直到第二日,刘阳才从疲累之中恢复过来,离开了宫殿,宦官赶紧上前将之前的事情汇报。 刘阳一惊,没想到丞相竟然冒着大雨前来,当听到关中果然大水的消息时,只感觉眼前一阵阵发黑,这就是他一直担心的。 对于几个宦官没有通报的行为,刘阳本来大为恼火,但正如几个宦官所预料的那样,龙卿几句话,皇帝便将这件事过去了。 至于丞相的行为他同样轻轻揭过,就当作没有发生。 关中的大水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对关中平原的生产生活秩序是一场重大的打击。 这么巨大的灾难,对栖身在关中的朝廷来说,甚至是有可能颠覆社稷的危机。 而且这并不是关中第一次受到灾害的影响,人心本就已经很浮躁了。 如果赈灾不及时,那赈灾很快就会变成平乱! 那时就不是人吃粮食,而是士兵吃粮食,然后杀人了。 一道谕旨很快就从皇宫之中送出,皇帝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第一次正面回应了朝廷面对天灾的标准做法。 “朕听说上古的时候,君主贤明且有德行,臣子忠正有才能,天下就会安定,阴阳是协调的,总是风调雨顺,日月出现在恰当的位置。 国家有了妖孽的时候,就会产生灾祸。 朕听说上天是不愿意灭亡天命降临的王朝的,所以会降下妖孽来警示君王和大臣。 这就是素王所说的‘国家将要灭亡了,一定会有妖孽出现。’ 这是为了让君王重臣恭谨的反省啊。 现在关中发生了洪水,这难道不是上天在降下妖孽警示吗? 诸位卿臣都不能懈怠啊,要找出灾祸的原因。 灵佑一年的时候,辽东降下了暴雪,关中发生了地震,甚至祖宗的陵寝都出现了漏水,这让朕战战兢兢,灵佑二年的时候,关东的大河决口,关中收成不好,灵佑三年的时候,豫州发生了蝗灾,现在关中又发生了洪水。 这是大汉天命在提醒朕了,朕很是忧虑啊。 连年的灾荒,宣成年间的储蓄在消耗,朕听说长安之外的百姓,脸上带着菜色,这多么的令人感到哀痛啊。 朕期望着关中可以丰收,使关中的百姓可以解决饥饿,洪水却冲垮了农田,断绝了百姓的收成。 诸位公卿大臣啊,你们对此可有什么办法吗? 如果有,不要隐瞒,当面告诉朕即可,君臣之间互相坦诚,才能振作大汉的社稷啊。 朕在这里告诉诸位卿臣,朕的侍中龙卿向朕提议,‘应该派遣使者到关中的各个郡中。 去慰问遭遇洪水侵害的百姓,去看望年老以及鳏寡孤独的人。 打开属于皇室的府库和山林湖泽,让百姓们自由的去其中捕鱼打猎、摘取果实等,将那些肥沃却空置的土地交给贫民去耕作。’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