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在线阅读 - 第497节

第497节

    素王上皇是至高的信仰,但却不算是宗教。

    而道教和佛教是真正的宗教,很适合传播,这两个教派互相抄袭经典。

    佛教最擅长吸取本地文化进而本土化,道教就是最贴合中原人的。

    道教缺失的世界观则从佛教之中直接拿过来修改,毕竟在宗教这一块,佛教是从阿三那个蛊堆里面卷出来的,动不动就是无数个世界,看看数词就知道了,单论吹牛逼还真不是对手。

    姬昭在佛教传入之后,就不断地经历升格,这两教每一次提升世界观,姬昭就升格一次,在两教之中已经是无中生有的级别,两教祖师都是化身,因为争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化身,狗脑子都快要打出来了。

    说实话,这种吹牛逼的方式,把洛氏都震惊了。

    一千多年,洛氏从来没有想过这方面,对素王神性的推动,都是随缘,当初解释人间体和天神体就费了不少力气。

    但是阿三有一整套的理论来解释这方面。

    只能说阿三的脑回路是真的不一样,在宗教这方面是真的玩出花来了,诸夏这种务实的还是不能比。

    其实佛教和道教刚刚传教的时候也想吐槽,要不是发现素王的信仰在西域和很多地方根深蒂固,谁也不愿意再给自己找个爹。

    还好两教都是多神教,总能圆回来。

    一开始洛氏还试图阻挡,后来发现,似乎有莫名的气笼罩在西域的土地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是天然会更贴近宗教,就像是生活在昭城之中就会渐渐受到影响一样。

    只有洛氏子才能不受影响,于是就放任发展了。

    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立起来一座座道观,建起了一座座寺庙,数千里的地域,化作了千里佛国和道土。

    现在的中原道教可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那种,爱谁谁,别耽误我修仙的状态。

    从张角就能看出来,中原道教的目标是建立地上道国,推翻现有的政权,实现政教合一,无论是太平道,还是五斗米道,都是如此。

    佛教在道教面前都是小把戏。西域的道教一开始自然同样如此,但是这太激进了。

    佛教的目标是让诸国主信奉即可,于是道教前期被打的半身不遂,后来就改变了策略,放弃了建立道国,这才站稳了脚跟。

    对宗教的存在,洛氏抱有的态度是放任,毕竟洛氏曾经经历过上古殷商那种残酷的人祭宗教。

    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在洛氏看来,都是温顺的小绵羊,尤其是佛教,一看就很懂事,首先开创了吹捧素王的道路。

    哎。

    这就很上道啊。

    道教相比佛教的确是危险了一些,毕竟一直想着建立道国,这是有点不符合洛氏想法的,毕竟如果要建立神权国家,洛氏早在邦周时就建立了。

    但世上只有素王这一位真神,素王又整日沉睡,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人间给解决困难,那道国这种存在,就很没有必要,当做精神上的慰藉就足够了。

    在无双国中,随处可见僧侣和道士,还有许多信徒,有明显的汉人面孔,有明显的西域面孔,还有大量的混血面孔,有的人穿着道袍,但是却带着念珠,让人颇为迷惑,但这就是如今西域的主流,那就是融合。

    在广袤的国土中,建着寺庙和道观,寺庙和道观中的道士和僧侣都忙忙碌碌的,毕竟除了要每日诵经之外,还要种地或者放牧。

    虽然他们是道士和僧侣,但该交的税还是要一分不落的,不好好种地或者放牧,到时候交不上税,那问题就大了。

    不仅仅是无双国,在大多数国度中,实际上都如此,只有那些有名的僧侣和道长才能免除这些东西,那些人实际上就相当于权贵,是统治阶级,在这个时代,有特权也是正常的。

    洛氏统治这里已经两百年了。

    从先汉孝武皇帝时就开始,到如今,整个国度依旧是欣欣向荣,这算是小国的一个优点,不像是庞大的王朝那样容易衰败。

    刘氏在这里有两个诸侯王,都是本该流封建的,但西域实在是过于特殊,对血统的要求比较高,中原皇帝一直换,宛如走马观花一般,就耽搁了下来。

    到了后汉一朝,刘秀已经没有资格去换这两个诸侯王了。

    不过这两个刘氏诸侯国现在也不算是稳定,内部的争斗严重的很。

    王族之间互相残杀,不断的争夺王位,无双侯都不知道该帮哪一个,因为就没有一个无辜的人,按照洛氏的道德标准,都该死。

    无双侯府。

    这里几乎每日都门庭若市,各个国家的贵客前来交流,通行无双侯国的商人前来拜访,以及无双侯国的政治中心,这里的主人能影响到整个西域。

    虽然基本上每年都有人反叛,但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总有人脑子抽了,觉得自己又行了,如果每个人都聪明、睿智、理性,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可预料。

    书房之中,当代无双侯洛空,手中正不断摩挲着一封从中原而来的圣旨,是朝廷的勤王诏书。

    他的表情很是纠结,良久,才微微叹口气道:“去见母亲吧。”

    第590章 忠义两肩担,无双剑向东

    无双侯府,一处处亭台楼阁,向着四方延伸而去,洛空转过几道回廊,到了母亲院中。

    “兄长。”

    院中正端坐着一位身着女官服饰的女子,身姿袅袅婷婷,俏脸白皙,犹如一朵刚刚抽蕊的花般娇嫩,她端坐在院中石椅上,皓腕若雪,极是美丽,见到洛空,轻身福礼,洛空微微作揖回礼笑道:“母亲醒来了吗?有些事想要商议。”

    “姑母已经醒来,正在后院之中赏花,兄长请随我来吧。”

    两人行到后院之中,一位贵妇人正认真的给那些娇嫩美丽的花朵浇着水,眉心一点圣痕,洛空的母亲是一位洛氏女,身边还有另外一位女官。

    听到声音转过头来,见到是自己的儿子,便放下手中的活计,一指后院的一处亭中,两位女官离开,母子二人走到亭中跪坐下。

    无双侯国已经军政分治很多年了,无双侯负责打仗,洛空的母亲则执掌政务,这些年来没有出过差错。

    知子莫若母,更不要说这么聪明的女人,洛空一来,她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洛空还在纠结怎么开口,洛欣直接说道:“勤王诏书下达,你要率领大军前往中原勤王吗?

    想好了?”

    听到母亲所言,洛空表情一松,先是重重叩首,然后抬起头说道:“是的,母亲。

    无双侯……

    无双侯是汉臣。

    家族一千三百年来的声望来自何处呢?

    难道仅仅是凭借素王血裔的名声吗?

    这是一把双刃剑啊,若是洛氏所作所为能配得上素王血裔的名声,那自然是双倍的加持。

    但若是洛氏做不到,那反而会更被世人看不起。

    洛氏在邦周忠诚不朽,这才是声望的来源啊。

    英文献侯效忠高皇帝,为了保护韩平王,放弃了辅佐新帝,位极人臣的机会,天下人赞叹他的品德。

    洛文王摄汉朝大政,废立皇帝乃至于篡权夺位都轻而易举,天下人都很清楚,不要说孝文皇帝年幼时,就算是高皇后时,洛文王的权势还没有那么大,都能轻易的篡位。

    吕武英公甚至亲口对昭圣王说过,若洛氏愿做天子,吕氏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刘氏,天下人难道就不这样想吗?

    但是洛文王克己守礼,成为了天下的楷模,自洛文王开始,那个邦周的千年忠臣家族,才在大汉之中有了实体。

    天下人将家族子弟视作道德的化身,无论是盟友,还是敌人,都信任洛氏的道德。

    昔年先祖无双武襄侯,戾帝于他有恩,但他悍然奉天靖难。

    最后带走了戾帝的子女,还庇护在无双国之下。

    若是常人,恐怕世间已是毁誉参半。

    但是对先祖武襄侯却鲜少有微词,甚至还多有人称赞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这难道不是因为先祖的余泽所庇佑吗?

    昭忠毅公本不是大汉之臣,但在天下疲敝之时,挺身而出,薨于河洛之间,天下悲怆,昭公国做到这样足够了。

    儿子知道洛氏以诸夏为先,但天下人不这样想,昭公国为了诸夏,不参与汉朝的内乱,很合理,因为昭公国本就不是汉臣。

    但儿子是汉臣,见到汉室疲敝,无能为力,镇守西域尚且可以瞒过自己,但如何能坐视汉室陷入覆灭的境地呢?

    不忠就是不忠,找再多的理由,难道不是借口吗?

    若儿子今日接到勤王之令不往东而行,天下会如何想呢?

    原来洛氏的臣子也不会效死,那我们果断的抛弃掉自己的君主,难道还有错误吗?

    原来忠诚这种东西就是一种笑话,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忠诚岂不都是笑话了。

    原来所谓的忠义都是一场空。

    那仁义呢?

    那信义呢?

    那所谓的礼呢?

    儿子从小学礼时,就在思考,何谓礼呢?

    后来想明白了,尽到自己身份的责任就是礼。

    人人能尽到自己身份的责任,这天下就安定,如果这天下人人都做不到,那天下就是一片混乱。如果洛氏做不到,整个权贵豪门阶层都会在瞬间滑落,士族会立刻跟上,接着就是普通的豪强,以及全天下。

    您知道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家族的影响力。

    有些事是身不由己,必须要去做的。”

    洛空的声音在亭中回荡,洛欣一听就知道自己的儿子的确是有备而来,这番话不知道在心中想了多少遍。

    她微微叹了一口气悠悠道:“勤王没有什么问题,西域呢?

    把你的想法说说吧。”

    洛空眼中闪过一丝利光,寒声道:“镇守西域两百年,家族付出了多少牺牲,甚至就连父亲都……

    家族还能在这里流下多少血呢?

    现在该是别人流血的时候了,刘氏的诸侯王国该是时候撑起西域的天了。

    儿子相信西域还是有能人的,这里的英才,不会逊色于中原。

    等儿子离开,西域应该会迸发出活力。”

    洛欣有些没想到洛空竟然打的是这个主意,看来洛空对某些国度的忍耐到了一个极点,已经不愿意让某些国家存在下去了。

    底层挑战高层是永恒的主题,西域的人杰同样不愿意看到那些国王永远端坐在王座上,他们同样不堪压迫,在不断地挑战秩序。

    这种矛盾已经大到无双侯府不想为了稳定而进行压制的地步。

    稳定确实重要,大多数时候稳定的社会都是向上走的,但历史是螺旋上升的,有时候稳定会变成一潭死水,挑战权威同样很重要。

    既然洛空想好了西域的结局,洛欣便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也是她最关注的,“你向东勤王而去,要带多少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