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数千人高马大的骑兵出现是一件颇为震撼的事情,慕容垂在出现前,让所有人都将马匹和铠甲擦拭完,这支军队看着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任谁来看,都知道这是天下精锐。 总之那些迎接慕容垂等人的士族,眼中满满的都是亮光,满脸笑意的迎上来笑道:“大王真是神威天纵,老朽久仰大名啊。” 慕容垂在魏国中的名声可比燕国强多了,毕竟当初汾水之战,魏国人是知道输给谁的,在后续的战争中,慕容垂爆锤魏国各路大将,可以说是赫赫威名。 这就是左冯翊士族联络慕容垂,而不联络其他实力更强的燕国将领的缘故。 而且。 这些士族对燕国中的政治局势,是有了解的,知道慕容垂在燕国中被皇帝排斥,所以才想迎他入主关中。 是的。 这些士族就是想要给关中换一个主人,曹氏在关中乱政,他们已经受够了现在这种日子。 从后汉时起,本地的士族和军阀合作,就已经在每一个郡县中流传,刺史和别驾,郡守和佐吏,都是如此,到了汉末时到达了巅峰。 各地士族纷纷和军阀合作,乃至于支持军阀打天下,都是如此。 这种趋势从各国分别建立,渐渐出现了正统之后,才渐渐地消失,尤其是各国都重用宗亲,更是压制了士族。 但现在魏国再次兴起了这种潮流。 实在是曹氏连续的出事,让人心灰意冷,慕容垂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河东,又偏偏又大声望,真是时也命也,这个机会被他抓住。 慕容垂望着那些一车车运来的粮草,脸上忍不住露出真诚的笑意,朗声笑道:“令公实在是太客气了,曹承嗣倒行逆施,天下唾弃,垂能进入关中为关中父老平乱,这是垂的荣幸啊。” 一听慕容垂提起曹承嗣,一众老者立刻就是哗啦啦的眼泪流下,哭的要多伤心有多伤心,边哭边唾骂道:“自汉戾帝以来,老朽未曾听闻过如同曹承嗣这样昏庸暴虐的君主,原来就这就是独夫吗? 关中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恳请大王救我等出水火,关中子民愿意奉献一切,和那曹承嗣同归于尽。 不仅仅是我左冯翊的百姓,京兆尹和右扶风的百姓同样如此,老朽的好友都来信说,愿意投入大王的麾下。” 慕容垂闻言思索一下后沉声说道:“诸位父老,垂已经迫不及待要为关中父老除掉曹承嗣这个祸乱的奸贼,垂决定沿着渭水一路杀进长安,一刻不停。” 啊? 哭声猛然一停,所有人都被慕容垂这番话震惊到了,要说渡过黄河之后,距离长安的确是不算是远,沿着渭水可以直接逼近长安。 尤其是对于骑兵来说,一片平原,根本就没有什么阻挡。 但众人还是觉得有些太过于冒险,哪里有什么都不查探,就直接冲到京城的? 慕容垂本来也没有这种想法,但待在渭水边,和这些士族交谈一番后,他突然发现曹承嗣的民心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差。 而且。 慕容垂高高扬起马鞭朗声道:“曹承嗣的军队有很大一部分前往河西四郡平乱,留在郡中的军队,诸位父老暂时应当可以应对,也就是说现在长安只有万余军队。 这么一点军队是守不住长安那座大城的,他们只能出城和我野战,我麾下六千骑兵,数百甲骑,只要一战而胜,就能夺下关中。 若是让曹承嗣反应过来,他收拢长安附近的百姓,那反而可能会有意外。 所谓兵贵神速,这就是战胜曹承嗣最好的机会,绝不能错过!” 听到慕容垂说的斩钉截铁,这些士族却还是想要劝说一下,他们既是担心慕容垂会出现什么意外,那他们就要迎接来自曹承嗣的血腥报复,以曹承嗣的行事作风,就算是将他们这些家族全部屠戮干净,也不意外。 除了这个原因,他们还担心慕容垂万一真的一战而胜,那在之后的分割利益中,他们就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人心总是复杂的。 但慕容垂进关中可不是来做一条看门的狗,他是一只呼啸山林的山君! 在战场上,慕容垂下定了决心就绝不会动摇,他望着那潺潺的渭水,蜿蜒着流向远方,就如同一条蛟龙般,滔滔的水声在耳边回响,他回身望去,已经看不清的黄河之水仿佛在翻腾,往南望去,秦岭在那里如同铁壁般,挡着试图走进关中的敌人。 就在这里! “诸位父老,速速跟上,若是能叫开长安城的城门,本王为你们记上大功一件。” 说罢这句话,慕容垂又是高声一笑,向着燕国骑兵大声吼道:“儿郎们,随本王冲锋,目标长安,魏国皇帝!” “喏!” 震天的齐声响动,六千人,一人三马顺着渭水直直的往长安冲去,马蹄声浪,地动山摇。 …… 来自蜀中的消息,让曹承嗣暴怒,来自长安城外的消息,却让曹承嗣畏惧。 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支骑兵出现在长安城外,甚至已经跨过了渭水,真正的逼近了长安。 他在无尽的畏惧和惶恐中将军队派出,怒吼道:“无论是谁背叛了朕,将这支燕国的军队放进来,等到朕灭掉这支军队,都一定会杀光他的全家,灭掉他的三族!” 在长安城外,慕容垂将军队列阵,无数的士卒按照队列站着,刀枪林立,甲胄齐全,这些骑兵都是精锐,每一个燕国的骑士手中都紧紧地拉着缰绳,控制着不住扬起前蹄的战马,这些战马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战意甚至超过了士卒。 长安的士卒从各个城门中涌出,慕容垂走上前去,高高举起手中的长剑,“本王遵从素王的教导,洛神的旨意,来到长安诛杀倒行逆施的魏国皇帝。 你们是要违逆洛神的旨意,和本王为敌吗? 你们是要违逆神圣的洛神,来为曹承嗣效忠吗?” 皇帝做了什么事,长安城里面的人最是清楚,杀士人对这些士卒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大事,和他们又没什么关系,甚至从某种方面来说,很多人恐怕还会直接笑出声来。 但杀士人在洛神那里,是不是一件可以被原谅的事情呢? 没有人知道。 慕容垂可不会迷茫,他毫不犹豫的下令,“杀进长安去,投降者免死!” 长安出来的军队,很是混乱,有的同情士人,完全不想和慕容垂作战,于是直接带着军队散开,有的则效忠曹承嗣,冲上来,但却被士气正旺的燕军直接冲开,不过短暂的乱杀,就直接崩开。 慕容垂所率领的燕军,从渡过黄河开始,就一直在行军,这本来应当已经是疲军,但人实际上是依靠那一口气,慕容垂在燕军还维持着那一口气,身体的疲累还没有影响到精神状态时,果断的发起进攻,那凌厉的气势几乎要将苍穹都给捅一个窟窿出来。 面对这样的燕军,这些本就处于混乱的魏军又如何能够抵挡,死的死,逃的逃,慕容垂在战场上纵横,眼见几乎就要控制全场,当即大声吼道:“愿意诛杀独夫的,露出左臂,一起进长安!” 他这是要让长安将士倒戈,跟着他一起杀进长安去,这些人只要做了这件事,就会对他形成一种依赖。 “举义!” “皇帝倒行逆施,该死!” “百姓已经痛恨他许久了!” “从愚昧中醒来!” “遵从洛神的教导!” 慕容垂听着一道道声音,他福至心灵的举起长剑大声吼道:“素王和洛神将庇佑我们!” “素王庇佑!” “洛神庇佑!” 无数的人高声呼着,而后汹涌着跟在慕容垂身后往皇宫中冲去。 曹承嗣绝对想不到,他派出去的军队会在短短时间之内,就变成收割他性命的利刃。 慕容垂骑着马进了皇宫,望着那巍峨的宫殿,他心中只有无尽的感慨,万万想不到竟然会这么顺利的就杀进了长安,甚至即将要杀掉一个皇帝! 人生之际遇,实在是过于玄奇。 当慕容垂踏进皇宫时,曹承嗣已经被先行进入的士卒直接提着扔在了殿中,胯部流出几滴马尿,慕容垂等人走到曹承嗣身边,望着他那副丑态,慕容垂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曹承嗣,你杀戮士子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会有今日吗?” 那些士人愤恨的指着曹承嗣怒道,曹承嗣吓得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他这个人只能生活在阴暗中,完全不能出现在阳光下。 慕容垂本以为他还算是个人物,没想到却只有杀人的勇气,却没有被杀的勇气,他彻底失去了兴趣,这种废物直接杀了即可。 ———— 厉帝妄造杀戮,其奸至重,其恶难言,其行如虫,其人如豸,思之欲呕而望之如蛆也。——《北史·魏本纪》 第827章 人心乱果有甜意4 在曹承嗣凄厉的声音中,慕容垂亲手了结了曹承嗣。 他手下的士卒本来准备替他动手,但慕容垂朗声笑道:“本王听兄长讲过武王伐纣的故事,在牧誓中有‘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的字句。 多么美好啊——‘今日我姬发,惟有恭敬的执行上天的惩罚’。 本王举着洛神的大旗走进魏国皇宫,现在唯有亲手斩杀魏帝,才是无上荣光,可有太史在? 当于青史上记下‘今予垂,惟恭行洛神之罚’,以昭后世。” 亲手杀死一个臭不可闻的皇帝,这对慕容垂来说,将是能够名留青史的辉煌之事,他当然不能错过。 太史? “大王,太史已经被曹承嗣杀死。” 慕容垂一愣,欲言又止,杀太史? 他低头望着横陈在殿中的曹承嗣,倒吸一口凉气,过了许久才说道:“那便请诸位将此事记下,日后再交给新的太史。” 于是众人不再劝,慕容垂亲手将曹承嗣杀死,结束了曹承嗣可笑的一生。 …… 在曹承嗣死后,无论上位的是谁,他必然会背上一个恶谥,这已经不值得讨论,宗庙也进不去,按照惯例,他这种君主都是要曝尸荒野的。 当然,曹氏宗庙已经倾覆,没人会将他葬入帝陵。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慕容垂的身份问题,以及关中该要如何去处置。 现在的关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曹承嗣所造成的问题还在不断伤害着关中的政治环境,他的暴死还会导致正处于河西四郡前线的魏国大军无所适从,以及关中各地大大小小的叛乱。 关中由谁来统治是个严肃的问题。 慕容垂亲手杀死曹承嗣,证明了他有动刀子的决心,他不仅仅敢杀一个所谓的皇帝,还敢杀更多的人。 在如今的关中,主要的势力有这么几方。 其一慕容垂所率领的数千骑兵,这个数字在全面国战时,自然是不够看,但实际上,在混乱的局面中,这数千人,已经足够纵横天下。 其二是关中大族,这些人深耕在底层,在过去的岁月中,不能在政治上施展抱负,但在地方盘踞很深,是魏国政治的最底层,再往下那就不是朝廷所能够接触到的。 其三是皇族,不仅仅是曹氏宗族,还包括宦官、外戚、勋贵等和皇族有姻亲故旧的人群,皇帝被慕容垂突袭杀死,但这些依附于皇帝的势力却还没有解决,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在前线的军队。 这些势力中,关中大族普遍对魏国的统治是怀有不满的,是慕容垂可以拉拢的,但曹氏皇族,这才是最关键的,要怎么处置这些人就非常考验慕容垂的手腕。 慕容垂略做沉思后,立刻说道:“魏国在前线还有三万大军,不容小觑,传我军令,先控制长安中的曹氏宗亲,而后前往招降,如果愿意投降的话,本王会上秉陛下,给他们加官授爵。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