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尉迟敬德真是个杀才,而且和秦叔宝等人还有些忌讳不一样,他不仅仅砍下李元吉的头,还直接砍下李建成的头,然后拿着两颗头到宫门前,将那些还在顽抗的东宫之兵全部喝退。 见到太子和楚王已经死去,东宫以及楚王府的士卒,瞬间作鸟兽散去,还想要顽抗的东宫将领,诸如薛万彻等人,只能无奈逃离。 事情进展之顺利,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仅仅一箭就杀死了太子李建成,然后尉迟敬德一矛刺死了楚王李元吉,就像是两个人站在那里被杀一样。 事情进展之顺利,甚至让人有些怀疑,事情真的就这样结束了? 是不是还有些事情没有做。 但地上潺潺流着鲜血的两具无头尸体,告诉所有人,真的结束了。 玄武门的厮杀,震得整座皇宫都在响,甚至就连长安城的许多周围坊市都听到了这里的动静,但皇宫中的禁卫却安静若素。 没有人来到这里,成千上万的禁军就安静的看着仅仅只有八百人的秦王,砍死了太子和楚王。 这场争斗何止是结束在玄武门呢? 这场争斗结束在李世民曾经奋斗过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中,在那些岁月中,他披甲上阵,他有了巨大的威望,无数人都相信,李世民才能带来更辉煌的未来。 于是如同现在,这里是李渊的宫殿,但李世民在这里畅通无阻。 李世民给洛玄凌一个眼神,洛玄凌摇摇头,然后望向尉迟恭道:“我在这里保护秦王,防止太子和楚王余孽作乱,请尉迟将军去看望一下陛下,是不是安全。” 越是最后时刻,越是要稳重,洛玄凌绝不能允许自己离开李世民半步,尉迟恭抹了抹手中的鲜血,嘿嘿一笑就策马持着马槊往宫中而去。 他一路狂奔到岸边,洛玄夜远远见到就让游船返回岸边,一见到浑身是血的尉迟恭,立刻厉声问道:“尉迟将军,你怎么出现在这里?” 尉迟恭立即说道:“启禀陛下,周国公,太子和楚王果然谋反,秦王已经带兵诛杀了他们,这是他们的首级。 太子楚王余孽在宫中乱窜,担心惊扰了陛下,所以让我来保护陛下。 惊扰圣驾,这是臣的过错。” 洛玄夜闻言立刻说道:“真是好贼子,果然谋反,陛下,太子和楚王果然谋反!” 李渊陷入了失神之中,他无言的流下泪来,无尽的痛苦在他心中交织。 纵然经过了洛玄夜和平阳的铺垫,但当事实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还是心绪难以平静。 他曾经那么努力的在弥合太子和秦王间的裂痕,但最后还是失败,甚至走上了最不能接受的结局。 一场骨肉相残的惨剧发生在他的面前。 这是谁造成的? 是我吗? 回想起李世民曾经在自己面前说过的“那些儿子曾经立下的功勋,现在却化作刺向儿子的利剑”,回想起今天早上平阳撕心裂肺的控诉“太子和秦王走到现在的地步都是父皇您的错啊”,李渊如何能不动摇呢? “朕错了,朕真的错了。” 李渊呢喃着这两句话,他的目光迷茫到了极点,他望着尉迟恭身上的血迹,那就是太子和楚王的血吗? 如果我早早的立秦王为太子该多好。 如果…… 没有如果。 李渊眼前出现了幻觉,他好像见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年幼时的模样,然后是李世民,最后是他们倒在血泊中的模样。 陪伴在李渊身边的那些老臣面面相觑,一切都结束了,裴寂有些茫然,在洛玄夜出现的时候,他还存在着一丝侥幸,但现在一切都失败了。 太子死了。 但事情还没有真正的结束,洛玄夜立刻说道:“陛下,现在东宫余孽一定还有人不知悔改,在顽抗,请陛下下令让禁军都听从秦王的命令,以防止东宫余孽作乱。” 这是一个理由,但并不是完美无缺,但形势到了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如果换做一个性格刚强至极的君王一定会拒绝这个提议,但李渊不是,他本质上是一个贵公子,年老之后也不曾有什么变化。 他意兴阑珊的将这道诏令让尉迟恭带走,而后在洛玄夜的保护下,前往正殿,等待着李世民。 …… 李世民终于见到了李渊。 在那座昏暗至极的殿中,在那座不曾能见到光的殿中,就连烛火也不曾有一支。 阴沉、潮湿。 在一场血腥的杀戮后,父子终于相见。 李渊以为自己会见到一个英武冰冷的叛逆之人,但李世民褪去了铠甲,只身着冕服,一见到李渊,便直接跪倒在地上。 “儿子救驾来迟,请父皇降罪!” 李世民跪着,李渊的眼中有无数复杂的情绪在涌动,在这一刻,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个儿子,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优秀到了自己难以置信的程度。 他再一次的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立秦王为太子。 他招招手,李世民膝行向前跪在李渊身前,李渊摸了摸李世民的头,颤抖着温声道:“秦王,你做的好,如果没有你,就要让奸人作乱了。” 李世民顿时痛哭起来,平阳跟着哭,殿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哭泣声,气氛压抑至极。 左右都退了下去,只剩下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相对。 父子二人分开,李渊颤颤巍巍的向后退了两步,他望着李世民,终于将自己的情绪爆发出来,痛哭道:“二郎,二郎啊。” 李世民伏在地上,他听到了李渊痛苦的声音,以及蕴含着无尽悲伤的话音。 李渊泣声道:“当年我的姨夫经历了这样的事情,现在我也经历了这样的事情,我杀死了大郎和四郎。 这难道就是承天受命的结果吗? 自古以来的天家,难道就真的没有亲情吗? 如果早知如此,我宁愿做一个富家翁。” 李世民流着泪道:“陛下! 父皇! 父亲!” 一声高过一声,就如同李世民现在心中激荡的心情一样。 李渊喃喃道:“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我不能再犯错了,我不能再犯错了,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给你什么。” 黑暗几乎无光的殿中,只留下父子二人的声音。 …… 不知道过了多久,擦干泪痕的李世民走了出来,他的脚步依旧稳重,脸上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势,手中则握着李渊刚刚颁给他的诏令。 如今整座皇宫都在他的控制中。 在大唐,秦王控制了皇宫,就控制了长安。 控制了长安,就控制了关中。 控制了关中,就控制了天下。 李世民一走出来,一行人便簇拥着他向前而去,一直走到殿外。 “秦王,天亮了!” 阴云密布的苍穹中,那些阴暗渐渐散开,所有人都以为会下雨,但没想到竟然会放晴,就像是上天也知道为李世民而庆贺。 天亮了! 李世民听到这句话,心中突然被触动,是啊,天亮了,过去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无论曾经有多黑暗,现在都天亮了。 李世民握了握手中的诏书,这封诏书给了李世民掌握皇宫以及长安所有兵权的权力,以及真正的十二卫大将军的权力。 他现在已经可以节制天下兵马,无论是实际上,还是名义上。 名正言顺。 他一直所追求的东西。 …… 发生在玄武门的事情迅速传遍了长安城,没有多少人谈论,毕竟这件事非常忌讳,但抨击李世民的人并不多。 因为他们纵然不相信是太子和楚王谋反,但他们都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太子和楚王想要谋害秦王,秦王只不过是被迫反击而已。 人心中真的有一杆秤,秦王的处境之艰难,早就传得民间到处都是。 所以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并没有多少人去惋惜,李世民自己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但实际上外人对他的评价并不是如此。 拿到所有的兵权并不是一个结束,在仅仅两三天后,李渊就正式下发诏书。 “诏:储位之重,社稷所担,建储立位,协于万邦。 天策上将、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雍州牧、扬州大都督、领十六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世民,器质冲元,宏图夙著,德行日尚,威仪日隆,职兼内外,朕属意之,朝野俱见,宜承邦国,可立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策命。” 册封李世民为皇太子的圣旨很快就到了秦王府,同时命太子李世民监国的旨意也同时下发。 “诏:命太子世民监国,军机要务,三省职事,咸由其决,而后呈报。” 明眼人都知道,这道旨意一下,李渊就是真正的光杆天子,彻彻底底的有名无实,而后呈报,只不过是一句虚言而已。 到了这一步,李世民已经事实上成为这个帝国的掌舵者,一场政变,这就是结果。 李世民进位东宫,曾经所有的官职都不再需要,曾经秦王府的一众人纷纷进入东宫,房杜、长孙无忌,尉迟恭、程知节、秦叔宝等人,纷纷在东宫有了新的官职。 “李建成的旧人,太子准备怎么处理?” 东宫中,李世民负手望着湛蓝的天空,洛玄夜在他身后一个位置,问道。 “饶恕他们。” 李世民果然说出了那个洛玄夜知道他一定会说出来的答案,李世民温声道:“不要让大唐陷入内战中,这是我的愿望,宽恕他们,就像是我曾经宽恕我的敌人一样。 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我知道其中有许多大才之人,青阳愿意去走一趟,让他们归顺我吗?” 洛玄夜温声笑道:“太子,你有比泰山还高,比大海还宽广的胸怀,足以容纳世上所有的高山和大川。 没有人会臣服于你,就像是过去所经历的一切。” 李世民缓缓伸展开双臂,“青阳,真暖和啊,未来会是什么样呢?” 洛玄夜微微笑着,“我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因为我难以想象会有多么的辉煌,但有一个人知道。”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