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想必诸卿都是知道的。” 李世民一提这个,殿中的气氛顿时肉眼可见的热烈起来,就连魏征就直接问道:“陛下,您是要重建诸子圣殿吗?” 诸子圣殿,即便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不曾见过,但仅仅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就能够让人感受到那种恢宏和壮观。 天下的文人,无论是学儒,还是学道,亦或是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所尊崇的圣人,都在诸子圣殿中。 魏征这一问,让众人都颇为振奋,但转而就暗淡下去,哪里能重建呢? 诸子圣殿中最珍贵的东西,除了那些文字,还有雕像,传说中,那些雕像,完整的记录了圣人们的真实模样。 现在就算是重建诸子圣殿,又从哪里去雕刻那些圣贤的音容笑容呢? “朕复原不了那座曾经的诸子圣殿。” 李世民说着,叹息道:“那或许是诸子圣殿的命运吧,昭城毁灭在那场千年难遇的天降大雨中。 草萧疏、水萦纡,断壁残垣中,已经不能见曾经的辉煌和明耀。 但诸子圣殿的精神永远流传。 朕在想,诸子的思想源泉从何而来,便是圣王。 那圣王的精神也要永远流传才是。 朕以眇眇之身,蒙素王上皇恩典,得诸夏万民之心,以有今日。为了昭示子孙,警示子孙。 为了使天下万民,能向正道,能知正道,于是决定要立下一座帝王庙。 在帝王庙,供奉那些有大功大德的圣王。 朕要立起高高的石碑,用石头来建造这座庙宇,然后用黄金、美玉、白银、珍贵、玛瑙、水晶来装饰它。 这世间一切和美好所相关联的物件,朕都要列在其中,非壮丽无以重威,这圣王之威,便在其中了。” 李世民意气风发的说道,这件事同样是他想了许久的,从洛苏第一次和他提起,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现在是完成这件事的时候了。 他建立这座帝王庙,不仅仅是要祭祀古之圣王,日后他自己也要进去。 他有这个自信! “圣王居于主殿,其余帝王分列偏殿,圣王各列功绩,其余帝王往后而列,明正统之序即可。” 李世民话中的意思很简单,这帝王庙,要列举大多数能代表统序的帝王,也就是一脉相承,或者在中途分支,但是最后又合并在一处的帝王。 其中最重要的是圣王,这些圣王都要在之后单独设置殿堂。 其余没有入选圣王的君王,就在一起被列在其余的殿堂中。 那这就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了,“陛下,这圣王之殿,几何呢?”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说道:“黄帝殿、尧帝殿、舜帝殿、禹王殿、商汤殿、周康王殿、周召王殿、汉文帝殿、汉武帝殿、汉宣帝殿。 这十位圣王,为朕所选出的十位圣王,诸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所选出来的这是个帝王,首先黄帝和尧舜禹汤肯定是要占据五个位置的,因为这五个是素王亲自写下的圣王。 李世民就算是再叛逆,他也不可能把素王亲自认可的圣王踢出去,而且这五个人,恰恰就是诸夏的统序,从上古的神话时代,一直到周朝。 这五个人缺少任何一个都是不完整的。 那之后的五个人,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在商朝之后,有周朝、有秦朝,有楚国项羽,有汉朝,有隋朝,成为圣王,肯定是天子,所以汉末列国以及南北朝,就不提了。 最终的结果是周朝两个,汉朝三个。 秦朝不提了。 项羽得到天下迅速,失去天下同样迅速,同样不提了。 隋朝,哪里有什么圣天子。 就算是文帝,以现在李世民的眼光看来,也觉得他不行,在殿中,还有一个特别看不上文帝的,那就是房玄龄,在隋文帝当天子的时候,他就说隋朝国祚不会长久。 最后的结果果然印证了他的话。 最后只剩下汉朝和周朝,周康王是素王辅佐的,周召王是洛文公辅佐的,史书上称之为康召盛世。 汉孝文皇帝的评价中就有一句,说他的治下胜过了周康王、周召王,这对于古代帝王来说,就是至高的评价。 取这两个人,不会有任何不满。 至于汉朝,汉文、汉武是没有争议的,唯一所遗漏的或许就是汉光武帝和汉宣帝。 在李世民看来,这两个人水平差不多, 但汉光武帝属于被后世子孙所拖累,李世民思索良久,还是将汉光武帝从摘出去。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十人名单。 对于这份名单,李世民的考虑很是周全,而且又很明确了十个圣王,所以诸臣也不知道该怎么往里面添加和减少。 这真是李世民所要的结果。 最终只能看着这份名单,说一句,“圣明无过陛下!” 圣明无过陛下! ———— 时贞观六年,太宗观史曰:“朕观诸夏三千年统绪,天命兴衰,虽有波折,然不绝如线者,盖天倾时有圣王现,命终时有新朝立,朕欲立庙以祀诸圣王,于圣王下置诸帝,以明诸夏之统,以清史册之序。” 时人赞然,遂立庙以祀诸帝,建十殿,祭祀古之圣王,时人号曰:“帝庙所立,诸夏统序,十殿圣王,佑我唐皇!”——《唐书·太宗本纪》 第896章 洛苏布子大唐! 灵天阁,曦亮的光透过轩榥,一束束光照在殿中,照的空气中点点灰尘,都粒粒分明。 洛苏盘膝而坐,一手持莲花状,一手平摊,作闭目冥想之态,无数由光编织成的金色丝线,宛如织就一件羽衣般,披在他的身上,明亮而神圣,有羽化飞升之氛。 李靖走进灵天阁时,所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灵天阁中,凤凰石柱撑着殿顶苍穹,柱身上有青鸾、青鸟、金凤、玉凰,鎏金镶玉,一片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但当李靖看到洛苏时,便不再关注外在的这一切,他鼻间嗅着淡淡的檀香味道,带着忐忑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他雄壮如同熊一样的身躯,却灵巧的如同峨眉山上的猴子,不发出丝毫声音,悄声坐下,静静等待着洛苏冥想结束。 纵然他已经是大唐国公,官职已经是尚书右仆射,在武勋中,除了洛玄夜,就属他最高,但看到洛苏,他依旧如同高山仰止般。 洛苏缓缓睁开眼,他的眼睛明亮而澄澈,有种初从混沌而开的懵懂,转瞬便化为灵光。 李靖正色行礼道:“李靖拜见国师,国师万福。” 洛苏上下打量着李靖,把李靖打量的心里直发毛,汗毛也立了起来,刚刚放松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许久洛苏才缓缓问道:“代国公认为我为什么将你唤到这灵天阁?” 李靖果断摇头道:“在下不明白,还请国师解惑。” 开玩笑,他要是能猜到,他还会这么忐忑吗? 洛苏不意外李靖的回答,又问道:“那你觉得自己和古之名将统帅相比如何?” 洛苏这种不讲有何事却连续问问题的态度,让李靖愈发的紧张起来,若是以前,别人问李靖这个问题,那他必须狂妄的说一句,“我认为古之名将也不过就是我这样。” 但现在李靖却谦虚的说道:“胜过我的不知凡几。” 他的内心对自己的能力依旧自信,但这几年,李世民为数不多的帝王心术,基本上一半用在了他的身上,朝堂上又没有人给他说话,他虽然还是很得重用,但过得却很是难受。 洛苏见状笑道:“你现在和当初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不一样了,人到了你这个年纪,还能再次成长,也是一件幸运之事。” 李靖闻言只能苦笑,心中却放松不少,国师的话虽然带着调侃,但至少态度还是很和善的。 “今日将你唤进灵天阁,是因为你卓绝的统率能力。 你的军事能力,的确是胜过当今几乎所有人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名将,都不敢说一定胜过你。 玄夜和你关系一般,我是知道的,他是个性情中人,不喜欢你很正常。 但你不用担心因为这件事,我就会对你有所偏见。 你是个很有用的人,有用的人不会被抛弃。” 有用的人不会被抛弃,李靖瞬间怔愣住,这句话说进了他的心里,几乎贯穿了他十五年的大唐为官生涯,前后两任天子,他从来没有成为过心腹,但最终还是身居高位,就是因为他有用。 但也是因为有用,他一直提心吊胆。 天子同样的态度,尉迟恭、洛玄夜这些人就敢和李世民笑谈,但是他就胆战心惊。 因为前者和天子有私人交情,有多年生死情谊,而他没有这些,甚至天子对他只有戒备。 原因很简单,一个外人,极其有能力,又不能保证忠诚,谁也不会放心,若不是有洛玄夜在,李世民一定要在自己死前带走李靖。 任何一个功臣,李世民都可以留给未来的李承乾,除了李靖。 李靖听着洛苏连篇的称赞,没有一点兴奋,反而只觉害怕,先前一句称赞,可以称之为洛苏欣赏自己,但现在连篇的称赞,如果他还察觉不出来不对劲,那他就是个真正的傻子。 而他李靖,打仗虽然不比韩信韩武穆强到哪里,但政治嗅觉还是高不少的。 李靖苦笑着打断了洛苏的话说道:“国师啊,还请不要再这样捧杀下臣了,有什么话还请直说吧。” 洛苏闻言缓缓收起脸上温和的表情,言语也变得如同有金石之音碰撞摩擦一般,“代国公认为自己未来在大唐会是什么结局,或者说,在贞观年间的未来,代国公认为自己在什么时候会被重用? 代国公想打仗吗?” 这一句话直接问住了李靖。 他是个无双的统帅,自然是要用战争来铸就自己的威名,譬如这一场歼灭冬突厥的战争,直接将他抬进了古之名将的行列,李靖当然是想要打仗的。 但李世民并不喜欢打仗,贞观年间的第一要务是文治民生,每次都是非打不可的时候,都是有人挑衅并且劝告无果,而且战争形势成熟的时候,天子才会发动战争。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发动战争,他也不一定能挂帅。现在天子在培养新一代战将,是很明显的举动,老一代的战将,就连尉迟恭这些亲信,都已经不上战场了。 想到这里,李靖一时有些迷茫,是啊,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呢? “还请国师教我!” 李靖推金山倒玉柱般匍匐在地上,向着洛苏叩首,希望能从洛苏这里得到一个答案。 洛苏嘴角微微扯动,温声道:“快些起来吧,你不用着急,我看你的寿相,是个长寿之人,还有很多年的时间。”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