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他放下这本书,又举起一本书,“这是《秦本纪》,记录了秦国八百年历史和建立秦朝后的历史。” 说罢他面向众人沉声道:“每一个君王都想要维护自己的君位,延续王朝的传承,为此他们不惜做下种种错事,就如同‘道路以目’的那位太子一样,用残酷的刑罚和恐怖的统治,来断绝所有的言语,以为堵住百姓的嘴巴,这些就不会有人知晓。 但王朝终究会崩塌,君王终究会死去,一切的真相都会大白,留在青史上终究是滚滚骂名。 你仁慈的对待百姓,拥有卓绝的功绩,千百年后依旧有香火祭祀。 而那些在历史上用奸刻之计的君王,后世的史官,难道会留下一点情分吗? 在撰写隋炀帝史记时,可有任何人会想过为他遮掩一丝一毫吗? 诸位王公贵卿啊,千百年后,你们都是要上史书的人,可曾想过,自己在史书上的只言片语,须知青史恢恢,疏而不漏。” 洛苏的言语就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锤击在所有人的心里,这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和他们说这些,他们忍不住开始将自己和史书上差不多的人,对号入座,然后一想到史书上的评价,以及最后的下场,就忍不住浑身颤抖。 “天下之事,终成门户私计,君王只想着王朝长久,不顾及百姓死活,公卿只顾着眼前利益,不顾及王朝兴衰,又有什么用呢? 周天子和八百诸侯何在? 秦朝皇帝可还有后人? 汉天子和靖难诸侯在哪里? 汉末列国、二朝皇室,还是否尊贵? 最终不过祖先任由评说,王朝被世人讥笑,虐民之举骂名不休,害民之事每被痛恨,那些出谋划策的臣子跪在庙前,后人改氏或族灭。 臣子是忠是奸,后人自有公论,是你在当世狡辩再多也无用的。 对天下有功还是有过,千百年后,更是看的清清楚楚。 臣子如此。 君王,亦是如此!” 一直端于御座宛如神像般威严的天子,终于缓缓动了,一直都在关注天子的群臣屏气,李世民摩挲着御座,声音沉凝,“天下人都知晓,朕乃是素王天启者,朕在这里与诸卿说,朕首先是诸夏天子,而后才是大唐皇帝。 国师所说的道理,便是素王之道。 何谓素王之道呢? 那便是功德之道。 一功一德。 开拓四夷是功,镇抚诸夏是功,弘扬文化是功,天子前为什么要加诸夏呢? 因为这一切都是对诸夏有功,如同汉孝武皇帝开拓西域,纵然汉朝覆灭,他的功绩也永远都彪炳史册,于是所有人都称呼他为圣王。 秦始皇帝是著名的暴君,但青史依旧记载他混合六一的功绩,但他不是圣王,所以朕立圣王庙,其中没有秦始皇帝。 这便是功之道外的另外一道,德之道。 什么叫做德? 亲睦亲族是德,爱护百姓是德,君臣相得是德,德便是人生在世上,要做人,而不做野兽。 天下沸反盈天的无论如何,都称不上德行高。 功绩总是要去做,但如同汉戾帝那样,便是暴君了,隋炀帝难道没有什么功绩吗? 也有,但和他所付出的代价相比,便不值一提,功绩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掌握功绩和德行的裕度,这便是素王的功德之道,功德具备,圣王乃成。 国朝要如何去延续,那便是建功立德,只要有功德加持,国朝就永不灭亡,如果有朝一日,国朝要用奸计、阴谋、心术来维持,那就是国朝灭亡的时候了。 朕和国师在灵天阁中,相谈几日,今日将这番道理讲给诸位听,望诸位能且行且珍惜。” 陛下还在铺垫。 国师也在铺垫。 今天到底是要做什么,竟然能铺垫这么久,群臣都知道,天子和国师搞出这么大的阵仗,不可能仅仅是给他们讲个道理。 即便今日这素王功德之道是如此的新奇,是如此的振聋发聩,但略聪明一些的人都知道,这绝对不是天子和国师今天所真正要说的。 哗啦啦! 哗啦啦! 一张巨大的堪舆图被推上来,其上黑色描摹,线条勾勒,如龙飞舞,坐在前排的那些大臣立刻就认出了这是大唐的堪舆图。 洛苏手中拿着一支细毫笔,走到堪舆图前,“想必诸卿都知道这是‘大唐万国堪舆图’,这上面有大唐数百州,有都督府,有大都护府,有山川河流,还有周围臣服于大唐的诸国。” 洛苏执笔轻轻在长安以及洛阳,黄河沿岸划了两个圈,望着两个圈,洛苏脸上满是复杂的神情,他怀念着什么,而后面向一众大臣,感慨道:“大唐疆域广大,诸夏的疆域还要超过大唐,东西一万二千里,南北一万五千里,有高山、平原、川流、断崖、大漠、戈壁、草原,一个人一辈子都走不完诸夏的疆域。 但谁还记得,在一千六百年前,我们只有这两块地方,镐京、洛邑,而且还龟缩在城中,每日都在担忧那如同天上繁星一般多的蛮夷,将我们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呢? 还有谁记得,这里曾经不是繁荣的商业中心齐州,而是东夷人和莱夷的土地! 还有谁记得,就在陇右,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戎人,他们茹毛饮血。 还有谁记得,就在长安和洛阳之间的伊水、洛水间,有伊洛之戎,天子出行都可能会遭遇攻击。 还有谁记得,大唐的龙兴之地,那里生活着狄人,直到一千年前,都还未曾绝迹。 还有谁记得,如今号称天下赋税重地的江淮,那里掀起过一次差点灭亡诸夏的淮夷之乱,我们的祖先差点就消失在历史中。 诸位能忘记这些吗?” “不能!” “不能忘啊!” 潜藏在身体中的血脉在其中被激发,殿中此起彼伏的响彻,而后化作齐声大喝。 “不能忘记!”“现在,汉人生活在这些地方,夏的旗帜在其上飘扬,那些不知道有几只眼睛、长相如何奇怪的一个个神灵,都消失了。 只有素王在这里传扬。 天子、公卿,乃至于小民,都孜孜不倦的想要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财富和声誉。 那什么叫做功绩呢? 这就是功绩,祖先让子孙后代,不用再担忧随时灭亡,所以现在生活在大唐内地的百姓,不需要再面临战争。” 洛苏的声音越来越高,什么叫做功绩,这就是功绩。 又是一副堪舆图被抬上来,“一千六百年前,素王就在距离长安不远处的镐京,将自己的亲戚和功臣,分封了出去。 从一个个小点,到一个个连成一片的点,最后是一个个国家,直到现在,我们就在这其中打转。 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 天子也这样认为。 于是就有了这一副堪舆图,诸位看一看吧!” 李世民从御座上站起,而后走下,走到洛苏身边并立,堪舆图从二人的身后升起,那副堪舆图极高,足有一丈,就如同一轮红彤彤的大日从地平线上升起,放射出无量神圣的光。 站在堪舆图前的洛苏和李世民,此刻如同从画卷中走出的古之圣人以及古之圣王。 “这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这幅堪舆图,提前已经见过的几人,眼中依旧是熠熠之光。 “在大唐建立之前,我曾经游历了一次天下,这个天下不仅仅是诸夏的天下,我还从西域再向西走了一万里,再结合自古以来的典籍所记载,绘制了这一副堪舆图,东西两万里,南北三万里的地域,都在其中,我将它称之为‘万国堪舆图’。” 洛苏遥遥望着这幅地图,眼中有无数的感慨,这幅地图当然很不准确,其中有大量的山川河流都没有标注,但这依旧是值得纪念的东西。 “这里就是中原!” 洛苏指着最腹心的那一块说道,而后指着北边淡淡道:“这里便是漠北草原,以及辽东的大兴安岭,我中原六百年来最大的敌人都从这里出现,现在燕王镇守漠北草原。” 说着洛苏提笔在漠北草原上,写下了一个“燕”字,这个字一写,顿时让殿中所有人都有一种既视感,他们将目光投到第一幅堪舆图上,在那副图上,也有一个“燕”字,只不过是在幽燕之地。 就这么一笔,燕国从中原之内,移到了距离中原两千里的塞外之地,“燕王为国戍边,功莫大焉,从秦之后,为国戍边总是在长城沿线,但在一千多年前,为周天子藩篱的齐、晋、秦、楚等诸侯国,都在蛮夷作战第一线,现在燕王所为,才是真正的为王藩篱。” 洛苏又指着神临城往西八千里,“这里是哪里诸位想必不清楚,这里便是大名鼎鼎的波斯。 在数百年前,这里叫做安息,是一个带甲数万的帝国,实力虽然不如汉朝,但相去不远,而且商业繁华、技术发达,不比中原逊色许多,但政治很不稳定,所以国家的兴起和灭亡都很快。 那里可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随便种种地都能生长的相当茂盛,而且既能种地,还能生长优质的牧草。 西突厥势力最强的时候,在东部曾经和这里接壤,现在如何,已经不为人知。” 刚才说到漠北的时候,殿中还比较平静,作为数百年纠缠的老对手,中原对漠北还是比较了解的,那地方有草原,但气候恶劣,毕竟太靠北了,燕王相当于被流放。 但当洛苏指着中亚和西亚述说的时候,殿中顿时骚动起来,大唐有无数的胡商在这里做生意,对于极西之地也有一点了解,但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地图,尤其是洛苏划了那么大一块地,比中原的河北平原都要大了。 有人忍不住问道:“国师,您刚才划的那一块,都能种地以及放牧?” 虽然这块土地离得中原实在是太远,而且在路上还有西突厥以及西域诸国的阻拦,在西边的高原上,还有吐蕃,但他们还是忍不住问起来,真有这么肥沃的土地? 我中原不才是素王垂眸之地吗? 洛苏给予了所有人肯定的答案,“七河之地的肥沃,想必中原已经不陌生,七河之地往西而去,极其肥沃,数百万户百姓生活在其中,完全不成问题,他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远。” 李世民也忍不住撇撇嘴,当初他第一次知道的时候,就这样感慨,实在是太远了,大唐的军力投放到葱岭,就已经极限了,再往前就是纯亏,而且一旦叛乱都处理不了。 波斯就算是肥沃,大唐也征服不了,只能通商友好,李世民之前是这么想的,殿中群臣现在也是这么想的。 但他们立刻就反应过来,刚才国师和天子铺垫了那么多,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国师和天子是想如同分封燕王那样,将宗亲功臣分封过去! 不! 燕王还不是分封,而是以燕王爵摄安北大都护府大都护,掌握漠北诸州军事,只对燕王十二部有临民之权,他还是要受到理藩院、枢密院控制的。 真正的分封是如同邦周诸侯以及汉初诸侯那样,诸侯王在自己的国内,可以收税、练兵、治国,王国子民完全就是诸侯王的子民。 不对! 天子不可能会同意分封到波斯,现在派人出去,两万里的距离,中原根本就给予不了多少支持,而且还隔着西域,尤其是西突厥虎视眈眈,那岂不是过去送菜? 而且过去立国,中原没有任何控制的手段,过去就独立,中原也只能看着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这一点好处都没有的事,天子真的会干? 洛苏的脚步不曾停下,他再次指着大唐西南所在,“这里也是我大唐耳熟能详的一块土地,他有过很多名字,最有名的一个叫做天竺。 在数百年前,和安息帝国以及汉帝国同时代,在这里也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叫做贵霜,再往前这里也经常出现强大的王朝。” 天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