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即便现在的漠北,既没有西域,也没有辽东,可以说被断掉了双臂,甚至也没有漠南草原,但依旧被人认为危险,实在是中原在漠北身上吃过太多亏了。 六都制度如果真的落地,对于大唐的影响很深,毕竟城池可以轻易丢掉,但都城丢了,那是一定要夺回来的,就像是当初并州丢了,李世民一定要率兵将晋阳夺回来一样。 武曌设置六都制度,颇有一种不顾中原死活的感觉,那种赤裸裸的对领土的野心,对天下在手的气魄,几乎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但如果说这是配合六大王国制度,那又有谁能说的不字呢? “诸卿以为如何?” 见到没人说话,武曌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响在每个人的耳边,还是没人说话,洛玄凌左右望了望,而后手中朝笏在掌心一击,清脆的声音响在殿中,“天后陛下所言,臣以为乃是真知灼见,大唐虽大,却不曾有一寸土地多余,却不曾有一寸土地可以失去。” 洛玄凌一开口,洛玄云以及一众朝臣便同时用朝笏敲击掌心,殿中顿时发出清脆的“啪啪啪”的声音,这便是朝臣同意洛玄凌和武曌的意思,见此情况,其余诸臣左右看一看,也都用朝笏敲击掌心。 武曌缓缓拖着袍服一步步走上御座,走到李治面前,微笑问道:“天子可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两人间的位置似乎翻转了过来。 李治愣神一下,而后忙不迭点头道:“朕亦认为很合适,祖宗未竟全功,正要我等后辈奋发向前,诸王兄都在开拓,朕自然应当给予支持。” 待群臣退朝,走到殿外后,几乎所有人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很多人甚至都愣在了原地,开始回忆刚才所发生的事情,然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些事情怎么就真的在他们面前发生了? 皇后成了天后,真的二圣临朝了? 大唐要再次开始向外了? 而且还要迁都? 这每一件大事都应当是要商量很久才应该做决定的,现在怎么就通过了? 再看看周围,熟悉而又陌生,这里不是长安,而是洛阳,天后武曌的洛阳。 在这里,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封禅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就是为了完成这些事,包括提前将洛氏的雍国公和陈国公调回政事堂,以及让安乐郡主洛君薇担任礼部尚书,从制作敕令的中书省、负责审议的门下省,以及执行诏令的尚书省礼部,这一套都可以通过,合法有效。 天后武曌好深的心思啊,政事堂中不占优都能完成这么多大事,如果等到这些事完成,那现在政事堂中的宰相,还能剩下几位? 可能所有和武曌对着干的宰相,都要下野被贬了。 …… 在一场震撼人心的大朝会后,武曌一方面快刀斩乱麻的将各种诏令下达,不给任何人反悔的机会,一方面则继续一路往泰山而去,此行出来就是为了封禅,这对于武曌来说,同样是极其重要的一次展示她地位的机会。 但这一路上的气氛,就已经和从长安出来,完全不一样了。 尤其是李治。 他的心情很是复杂,如果当初知道现在的武曌会是这个样子,他还会选择拔擢武曌吗? 李治在思考这个问题。 但他用力思考之后,脑海中传来的一阵阵晕眩,又让他有些绝望。 局势走到现在这一步,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身体不好,如果他的身体健康的话,那无论如何,武曌都不知道会走到现在的地步,最多也就是协助他处理一些政务罢了。 这一切都像是命运一样,每次到了关键时刻,上天就会帮武曌一把,让她顺利的走到下一个关卡。 现在只能任由武曌去做了,总不能让那些外姓的宰相掌握权力,他可不相信那些人。 不过。 李治的目光投向他的太子李弘,至少太子很合他的心意,如果可以提前将皇位传给太子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摆脱现在这种局面了? 但太子的身体。 李治有些忧虑,太子李弘很聪明,但他的身体从小就不好,李治甚至让他不用过来请安,而且还让李贤去辅佐他,帮助他处理政务。 明面上自然是因为李弘身体不好,不能太久处理政务,所以让他的弟弟帮他分担,但实际上,李治是担心李弘万一出事,还能让李贤顶上太子之位,李贤的天赋也很好,而且身体非常健康。 如果不是李弘已经被他培养了很多年,那李贤才是更好的太子人选,不过李治已经废过一个太子了,现在不可能再废一个太子,而且李弘只是身体不好,或许并不会出事。 就在这种担忧中,李治终于到达了泰山。 望着那巍峨的泰山,李治心中的烦闷一扫而光,只觉心旷神怡,无论有多少糟心之事,但现在,他来到了泰山,而且将在这座山上封禅。 向天地以及日月山川去叙述他的功绩。 这是就连他父亲想要来都没能来成的场合,千百年后,都会有人记得,他,大唐天子李治,在泰山上封禅,是一位文治武功都非常显赫的君王。 但在这场封禅中,最吸引人注意的却不是李治,而是天后武曌。 几乎所有人都看到站在天子身边的天后,她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她的脸上升起了霞光,她高昂着头颅,就像是凌驾于万人之上,即便是她身边的天子,也不能半分掩盖她的光芒。 不,病恹恹的天子,苍白的脸颊,和光芒万丈的天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天子的封禅吗? 很多人都在心中问着这句话。 主角并不是站在舞台中央的那一个,而是灯光打下来的那个人。 谁在舞台上散发着光,谁就是主角。 在这个李治的场合,武曌成为了主角! ———— 天圣元年,武曌通过一系列精准而快速的政治行动,彻底完成了权力的分割,从名义上完成了和天子对等的政治地位,从事实权力上则凌驾于多病的李治,她是历史上第一个,在皇帝在位期间,手柄大政的皇后,“天后”是她独特地位的彰显,这还不是她具有独特历史地位的终点,拭目以待吧,她的时代来临了。——《唐帝国兴衰史》 第949章 辽汤公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巍峨的泰山上离开,大军行走不过百里,却突然一阵天摇地晃,晃得人头晕恶心,这摇晃只是十几息,整个封禅队伍却惊慌失措。 “地龙翻身!” 第一道声音惊叫起来,而后便是无数道声音,数万人的队伍,几乎在瞬间就有不少人在恐惧的驱使下,四处乱窜。 洛玄凌等人几乎在瞬间就意识到这其中的危险,他迅速地跨上马对洛玄云道:“七弟,你保护陛下和天后,为兄去安抚诸军。” 说罢不等洛玄云说话,就已经将大旗支起,一手擎着大旗,一边大声吼着安抚诸军。 好在大军已经离开了泰山范围,在平地上并没有那么恐怖,况且回过头来看,泰山并没有发生垮塌,这地龙翻身不知道是发生在何处。 几乎所有人心头都产生了这个疑问。 …… 齐州半岛靠近大海的村庄在今日迎来了灭顶之灾,滔天的海啸几乎在瞬间将靠近海边的所有渔村都夷为平地,滔天的海啸将正行驶在海中的大唐战舰也瞬间吞灭。 封禅的队伍在惶恐中速度赶回洛阳,而后才开始向四方派出使者,看看到底是哪里发生了大事,幸好世上没有天人感应,否则现在李治就要准备罪己诏了。 派出东方诸州的使者以及靠海诸州的使者,面对这等天灾自然不敢隐瞒,况且还要朝廷赈灾。 但提上来的结果,却让一众宰相以及李治武曌都瞠目结舌。 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海啸,而不是地龙翻身,因为没有任何州县,有地龙翻身的症状。 但什么海啸会让中原也跟着一晃,当日那晃动可是数万人都经历过的。 正在天授殿中众人沉默的时候,洛君薇站起身厉声道:“地龙翻身虽然称之为地龙,但却不只是发生在陆地上,洛氏的典籍中有记载,海中也会发生地龙翻身,那大海深处就是土地,和我们脚下的土地一样。 洛氏典籍中还记载着,大海中的地龙翻身威力更大,只不过一般大海中的地龙翻身因为不影响人烟,所以无人知晓而已。 此番极有可能就是海中的地龙翻身。” 洛君薇此言一出,顿时让众人恍然,但没想到洛君薇却又说道:“这只不是本官的猜测而已,也有可能不是海中,根据当初遣唐使的讲述,蓬莱三岛上多有地龙翻身之事,或许是那里也说不准。” 不过殿中诸宰相已经不是特别在意,只要不是发生在中原,那问题就不是特别大。 …… 蓬莱岛上,一片狼藉,大地开裂,山峰崩塌,河川断流。 “父亲!” 洛君骏艰难的从地上站起来,望着那山峰崩塌的景象,只觉浑身冰冷,他的父亲,大唐辽国公洛玄星,以及齐王李泰,都埋在了那断裂的山峰之下。 太恐怖了,洛君骏从未听说过有这么恐怖的地龙翻身,千峰崩塌,道路断绝,数万大军在天地之力面前,就像是纸糊的一样,几乎瞬间就化为齑粉。 无数的惨叫声在山谷中此起彼伏,真是一片人间炼狱。 无力。 这便是洛君骏唯一的意识,面对这样的惨烈景象,除了各自逃生,他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灵兵将他搀扶起来,紧接着又是连续的晃动以及轰然倒塌的山峰和裂开的地面,地震之后还有余震,这场惊天动地的地震,所产生的余震,也远远超过人的想象。 “出去,然后上报朝廷。” 这便是洛君骏此刻脑海中唯一的想法。 实际上在洛玄星出事的那一刻,坐在长安的洛苏就已经感受到了,他立刻让人送信去洛阳,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还是要等待最后的结果。 洛君骏从蓬莱撤回到方丈岛上,而后立刻派信使前往中原汇报,而他则整肃境中的兵马,准备应付可能到来的土著反击,大军覆灭在地震中,土著不可能放弃这个上好的机会。 …… 洛阳,天授殿。 天子李治颇无力的半躺在御座上,天后武曌肃然的望着手中军情,诸宰相也一个个都是神情凝重,这件事实在是让人猝不及防。 东征大军竟然葬身在一场地震中,虽然这种事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当初关中发生的地震,导致三河断流,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事情真的发生在眼前,还是让人有些不敢置信。 更不要提齐王李泰和辽国公洛玄星,竟然在这一场天灾中遇难,简直如同玩笑一样。 “诸卿,说说这件事应当怎么办,齐国,齐国的事情该怎么处理?” 齐国这件事很麻烦。 首先就是遇难的王公贵族以及高级官僚超过三十人,这些人都要追封以及上谥号,该上什么谥号,以及核算功劳,确定追封,还有爵位的袭封等,接下来六部有的忙了。 这些盖棺论定的身后事,对于已故的人来说,就是世上最重要的事。 在这些事之外,最严峻的还是齐国的态势,说句太好听的,齐王李泰死在大军中,不算大事,但辽国公洛玄星也死在了地震中,那就很严峻了。 辽东以及齐国的精锐死在地震中,那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大事,大唐投射在整个东部的力量,在一瞬间被削掉了七成。 军事力量的失衡,将会引起恐怖的连锁反应。 蓬莱三岛的反抗是显而易见的,洛君骏如果不快点逃回箕子半岛的话,可能会死在方丈岛上。 安东大都护府的力量被削弱之后,半岛上的辽东旧部以及新罗等地也会反抗,大唐这些年一直都在打治安战。 更让人心焦的是,燕国会不会趁这个辽东空虚的机会,将势力扩展过去,进而突破朝廷设下的藩篱。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