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好细腰 第274节
书迷正在阅读:对照组炮灰只想爆红啊、我的田螺小夫郎、病美人养护指南、凤仪、惦记、彩虹桥、色令智昏、服了,戏精同桌是学霸、晴时雨[先婚后爱]、滥情
可议馆外一群侍卫严阵以待,执锐披甲,分明就没有要给他们礼遇的打算…… 总不能奉命而来,议馆没有验收,就灰溜溜离去吧? 冯敬廷指着说话那侍卫。 “你,前头带路吧。” 侍卫目不斜视,“有工匠在里头打整,府君自行入内便是。” 毫无敬重之意就罢了,这分明不把他看在眼里。 冯敬廷提口气,哼一声,微拂官袍,“走吧。” 尚未进入议馆前,他们认为再好也就那样了,外面是面子,修得好一点也是应当。 万万没有想到,“回”字形的议馆,竟有活水引入,如一条水龙呈回字形循环,清澈干净。 除此,整个议馆里还充斥着大量新奇、陌生但十分便利的布置。 冯敬廷走完中间的议事大厅,再看了厢房、罩房,越发笃定这些与冯蕴无关。 他的女儿他十分了解,倔强不肯服软,真本事是半点都无。 “卖包子,卖包子,新鲜的大肉包子。” “鸡蛋饼,鸡蛋饼,又香又脆的鸡蛋饼喽。” “米浆、粥五个大钱一碗,包子、鸡蛋饼十个大钱一个,价廉物美,安渡郡玉堂春特供,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啊。” 冯敬廷脊背微僵。 “何处叫卖?” 他问姜大。 姜大哪里晓得? 愣了愣,一个摆弄木屏风的工匠转过头来。 “出门往鸣泉镇方向走五十来步,长门食肆。” 玉堂春是冯敬廷名下产业,这个名字他自是熟悉。 只是事隔数月听来,很是令人感慨。 一群人踱步来到长门食肆,这才发现,沿道路两侧有两排铺面,像一条新搭建成的小街,延续着议馆的建筑风格,简单的门楣,方方正正的铺子,宽敞明亮。 大多铺子关张着。 有食肆、茶肆、杂货铺。 更离谱的是,还有个小脚店。 食肆门口是一个梳着撷子髻的小姑子。 皮肤白皙,姿容秀丽,笑盈盈地问: “客官用饭吗?开业酬宾,买一送一。” 冯敬廷:“怎么卖?” “米浆、粥五个大钱一碗,包子、鸡蛋饼十个大钱一个。” “玉堂春出的?” “是的是的,客官好鼻子。” 冯敬廷皱眉,“玉堂春何时卖得这么贵了?” 这个价格,在安渡郡的玉堂春里都没有卖过,更何况在这种荒郊野外? 要不是有一个议馆,这里根本就不会有多少行人往来。 卖这么高的价,即使是买一送一,也是宰客。 不料那小姑子听见就笑了。 “今日才有这等好价的,客官,等过两日和议开启,这价钱可就吃不到了……” 说罢她睨一眼冯敬廷,又看看他周遭的仆从,仿佛想到什么似的。 “诸位是齐国使臣吧?” 冯敬廷在美人的视线下,挺起胸膛,微微掠袖负在身后,“正是。” “那就没有买一赠一了。”小姑子道:“我们老板说了,齐国使臣有钱,须原价来吃。” 冯敬廷如遭雷劈。 木案的蒸笼里摆着玉堂春的包子,可他这个主家来了,还要原价…… 他哼声。 “你老板在何处?叫她出来见我。” 小姑子轻蔑地看他一眼。 “你谁啊,你想见我老板就见?” 冯敬廷:“我是她亲爹?” “是吗?”那小姑子正是南葵,闻声她将冯敬廷好生打量一番,和身侧的伙计对了个眼神,似笑非笑地看着冯敬廷。 “诈尸了?我家老板说,他亲爹早就死了。掉粪坑里淹死的,嘴里灌满了大粪,殓尸人掏了两天都没掏干净……” “闭嘴!”冯敬廷怒不可遏。 “冯十二娘在何处?让她即刻来见我。” “你是说将军夫人?”南葵早认出冯敬廷来了。 当初是冯敬廷亲自在玉堂春里把她和其他姐妹挑出来,献给裴獗的,哪里会忘记郡太守的长相。 可惜,冯敬廷阅美无数,忘记她了。 南葵道:“使臣这就是为难我了,我一个卖包子的小女子,哪里去请将军夫人?” 又回头对着里间吼一声。 “老板,有人找。” 阿楼从里头推门出来,看到冯敬廷愣了一下。 他是早上才到的鸣泉镇,怕冯蕴人手不够,特地带了些人过来帮衬。 不料,见面就撞到老主子。 冯敬廷也认出了阿楼。 “原来你是老板?我玉堂春何时落到你的名下了?” 阿楼揖礼,“府君误会了,我只是奉主子命令开张营生,哪里敢要玉堂春。” 一个仆从敢在他面前称“我”? 冯敬廷瞪着阿楼。 他发现这个狗奴才有日子不见,长高了,也变得挺拔了,说话好像都有了底气,对他再无半分敬重。 “十二娘呢?” 阿楼狐疑地看着他。 “府君不知道吗?女郎是将军夫人了。如今人在信州,府君要是想见她,只怕……” 他笑了一下,“得经大将军允许。” 冯敬廷气得浑身颤抖,“岂有此理,哪有父亲见女儿,还要女婿允许的?去叫十二娘来见我。” 阿楼瘪了瘪嘴,和南葵相视一笑。 店门口其他伙计也跟着哄堂大笑起来。 他们十分快活,就像听了什么了不得的笑话,好半晌都止不住,有人甚至夸张的捧着肚子。 阿楼边笑边揉腮帮子,笑得差点岔气。 “府君要是吃东西来的,付账即可,若要见将军夫人,我们可做不得主。” “你……” “请吧。” 阿楼微抬下巴,看着他。 冯敬廷呆了呆,嘴皮抖动着,似乎不敢相信。 以前低贱到见到他都浑身颤抖的下等奴仆,居然敢,居然敢如此挑衅他? 第218章 个中滋味 当日晌午,冯蕴就得到了鸣泉镇的消息。 听到冯敬廷受辱,她没有什么表情,面上依旧优雅带笑。 “正该如此,我们做买卖的人,就按规矩行事,一视同仁。” 温行溯眉头微蹙,觉得一视同仁这词有点歪了。 “阿蕴这般,只怕会引人非议。对名声有碍。” 女儿不孝父亲,那可是极大的罪过。 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冯蕴垂着眼帘,轻笑回道:“我与冯敬廷,在安渡城破那日,就不是父女了。” “在世人眼里,你们还是……” “世人是谁?”冯蕴抬头看着他,微微一笑,“世人如何说,如何想,与我何干?我只在乎大兄心里,是不是也觉得我不孝?” 温行溯一愣,眼神温和地笑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