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沈夫人投来狐疑的目光,仿佛眼前的两个人又在当着她的面猜谜。 “铃铛戴了吗?”苏愈垂下头,目光在沈黛的脚腕处流连。苏愈的手抓过来,撑在沈黛肩膀,将沈黛往前推了几步。铃铛叮叮叮响起来。苏愈从沈黛身后低头下来,贴在沈黛耳边,“他在冷热泉,不让人靠近的那个地方。我已经和他说清楚了,你会去找他。去吧,为了你娘,杀了他。” 让他自己杀了苏大掌柜? 不不不—— 没有铃芯也可以叩响的铃铛、地下泉水、虺妖…… 很多事情如走马灯般在沈黛眼前闪现。他察觉到一点不对劲,可又不知道到底不对劲在哪里。他好想锤自己的脑袋,把自己彻底敲醒,弄明白自己是不是被耍了! “走吧,我送你去。”苏愈在后催促。 沈夫人提醒沈黛:“黛黛,见苏大掌柜别乱说话。别贪玩。早点回来吃饭。” 沈黛“嗯”了一声,又觉得太敷衍,柔声细语说:“好,阿娘,去去就来。” 沈黛撇头,对上苏愈的眸子,目光一触有些心惊。苏愈的五官很干净,可眼底却结着暗色的蛛网。他看沈黛的样子很奇怪,他虽然不太喜欢沈黛,却也从未用这样的眼神看过他。 就好像—— 在看这世界上唯一的一点脏东西。 苏愈的眼睛里好像要长出一只洁白无瑕的手,去抹掉眼前的这个脏东西。 苏愈推了沈黛一下。沈黛别过头,直视前方,踉跄着往前走。 丁零当啷—— 铃铛响个不停。 面对雾蒙蒙辨不清方向的前路,眼下,他有两个选择。 一个选择,相信苏愈。 另一个选择,相信温朔。 一番挣扎后,沈黛从怀里取出“三撇”代表风的那张符咒,抹去炭笔的痕迹,将它往空中随手一抛。 苏愈的目光被黄符纸吸引了,头往上一扬,不作声,黑眸闪烁,显然在思考着什么。 沈黛故意不去追看符纸,满不在乎地说:“一张废纸。” 黄符纸摇摇晃晃掉在地上,被苏愈绣牡丹的靴子踏在脚下,黄符纸黏在靴子,苏愈抬起脚,掀下纸,揉成团,又抛到一边。 沈黛极轻地说了一声:“风。” 一袭清风袭来,冲上沈黛的背,吹得衣袍翩翩飞扬。沈黛又很轻地说:“师兄,想见你。”风衔起揉皱的符纸,卷到沈黛目所不能及的天际,瞬间不见了踪影。 这样—— 就可以了吗? 他人生唯一一次相信别人。 可不要让他失望啊。 第068章 四恶道:饿鬼(十二) 苏愈押沈黛到阴阳汤。 这是沈黛第一次靠近汤泉附近。 平日里,苏大掌柜并不让下人靠近。 它是座奇怪的院子。院墙分左右两个半圆。左边用铜丝箍削尖的翠竹插入泥土,像是乐人手中的巨大排箫。右边是用一种介于玉与石之间半透明的石料砌成的青墙。竹墙与石墙在一扇铜制对开大门两侧相接,两种风格的墙向后分别延伸,围成一个方圆半里的圈。 一见眼前之景,沈黛就觉得这里实在是苏府里最气派的地方。苏大掌柜这么好面子喜摆谱的人,怎么不带那些客卿来这个地方参观,非要去看那座小家子气的寿山石群。这实在讲不通啊。 沈黛抬头,试图窥看院墙之后的情形。 竹墙之后的那部分,升腾起白色的雾气直冲天际,雾气沾在竹墙上,挂下一道道清澈的水痕。竹墙后面似乎水深火热。蒸汽被偶尔袭来的清风吹到石墙后,石墙之后是山峦一样的冰山,白烟像是打湿的棉花被盖上冰山,“嗞”一声,冰火交融,水汽化个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真是好奇特的地貌。 沈黛想,蜀中明山秀水不计其数,水泽再多,也未必能够找出第二个像阴阳汤这样的地方。它是藏在穷乡僻壤无人知晓的宝贝。见了这间院子,沈黛才后知后觉地明白温朔话中所指是个什么情形,才知道什么叫灵力充沛。 苏愈用手指在沈黛肩膀上弹了弹,提醒他:“父亲在里边。我就送你到这里。后面会发生什么,你只能求神灵保佑。或者,单凭自己的力量,拼出一条生路。” 沈黛跨出一步。他感觉到苏愈的手指插、进他后背腰带的缝隙,勾起腰带将他往后拉了那么一下。苏愈的手指就戳在沈黛腰部脊骨凹陷处,摩挲,勾连,不让他往前走。 苏愈说:“这里有个规矩,入汤,除尽衣物。” 什么古怪规矩? 无非是胆小如鼠,怕人衣袍下藏着什么利器。 沈黛没有做任何反抗,手指绕上阿娘给他系成漂亮蝴蝶结的彩绦,轻轻一抽结头,彩绦落地,腰后苏愈手指的力量也随之消失。沈黛把衣服脱好,跪在地上,耐心折成端端正正的方块,将“雷、水、火”三枚符纸小心铺开来,放在叠好的衣袍上,用最后一件衣服盖住。 苏愈目光扫到三张烫金的黄符纸,自顾自言:“震、坎、离三卦?你在偷听先生讲的《易经》?” 什么震、坎、离三卦? 什么《易经》? 是说这符咒上的图案吗? 怎么和温朔教他的不一样? 算了,不是很要紧的事,反正苏愈没起疑。 土包子,没见过厉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