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听到洛景的话,刘恒沉吟了一下,然后将手中写着竹签扔进一片布帛之中,竹签碰撞之声颇为清脆。 隐隐约约之间,还能够从露出的一角之间见到舞阳侯、绛侯等等字眼,那块布帛的角落上则绣着卫军的字样。 这场喧嚣的盛宴持续了数日,这群开国勋贵是故意借此向整个天下宣告他们回来了。 刘恒还派出了使者前往赏赐,充分展示了君臣之间的友好和深情厚谊。 当一切都结束之后,刘恒对这些彻侯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基本上都回到了军队之中。 这么大规模的人事调整,自然是让朝野侧目,很多人都在猜测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 …… 长乐宫中。 刘恒翻来覆去的望着手中那一枚铜钱,不知道看了多久,才抬起头来对贾谊和洛景说道:“贾卿,朕记得很久之前就上书说过,朝廷应当收回下放给民间的铸币权?” 贾谊闻言当即正色道:“正是陛下,铸币权事关朝廷命脉,昔年洛文王在时,臣便上书,不过后来洛文王为臣讲过为何暂时不能收回,臣就没再上过书。” 洛景说道:“陛下,父亲曾经说,铸币权最终是一定要收回朝廷,由中央朝廷统一铸造下发的,您是要现在就开始吗? 臣以为,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毕竟铸钱实在是太赚钱了,只要是能够赚钱的生意,就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 即便是官面上禁止,那些不法豪强也一定会在私下里铸造,甚至就连那些诸侯王也会这样做。” 刘恒闻言冷笑道:“那朕倒是要看看是他们的脖颈硬,还是朕的刀更加锋锐了。 朕真正担心的是,此举是否会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会不会使得天下百姓更受其苦。”洛景笑道:“陛下,您实在是多虑了。 虽然这么说实在是不好听,但这种层面的权力争夺,从来都和百姓没有什么大的关系,这天下难道还有普通的百姓能够从铸钱之中得利吗? 能够得利的全部都是那些豪强和诸侯王,是那些整个大汉朝最富有的人,天下的钱就只有那么多,若是全部都让这些人拿走,那么百姓就拿不到。 百姓从朝廷的政策之中得不到利,但是却总是受到伤害。 臣记得臣的五叔寿光侯昔年对高皇后说过一番话,那就是大汉赖以生存的是那些良家子。 如果说大汉朝是一个人,良家子就是食物,就是水。 这世上难道有人能够不吃饭,不喝水就生存在世上吗? 自然是没有的。 放任豪强强大,普通的百姓就一定活不下去。 若是这些人生存不下去,现在的大汉就会轰然倒塌,要么像是秦王朝那些直接灭亡,要么就要彻底的依赖地方豪强来实施统治。 能够为朝廷缴纳赋税的百姓是不可或缺的,而诸侯王和豪强,则是可以替换的。 大汉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能够成为诸侯王和豪强的人选。” 洛景虽然不擅长这些东西,但是家学渊源,嘴炮还是很强的,对他这一番理论,刘恒和贾谊都颇为认同的点点头。 刘恒更是眼神之中直接迸发出了杀气,寒声道:“阿景,看来朕先将彻侯们召回来是对的,铸币权想要收回是要杀一批人了,这些豪强怎么就杀不光呢?” 贾谊和洛景闻言纷纷洒然一笑,想要杀光豪强那纯属开玩笑。 刘恒自己也明白这样实在是过于异想天开了,微微闭眼又睁开问道:“贾卿、阿景,明天的朝会上,找一个臣子把这件事提出来。” “遵命,陛下!” 洛景其实认为可以直接下旨,试探这种手段通常代表着一种商议的意味,体现出一种不确定性。 而收回铸币权这件事,是不容商议的,这就是中央朝廷的权力,地方就该直接将这项权力交上来。 谁若是胆敢质疑,应当视为叛逆,毫不犹豫的起兵镇压。 这两种方法说不上哪一个更好,洛景不像刘恒那样,脑子里面有无数的弯弯绕绕。 刘恒这个人想一件事情,不知道要在心里、脑海里面拐多少弯才会说出来,真是个天生做皇帝的料。 洛景和贾谊两人结伴向着皇宫之外走去,洛景问道:“贾卿可有合适的人选,若是没有,景这边可以给您推荐几个,父亲和诸位叔父虽然已经或者去世,或者离开了长安城,但在长安还是有许多亲朋故旧的,尤其是三伯,关系众多。” 即便是不算洛氏的身份加成,仅仅洛亦本身的关系,他在开国勋贵里面也算是交游最广的那一批,基本上就没有他不认识的开国勋贵。 若是洛亦不将他儿子送回昭城的话,他的儿子就会成为开国勋贵二代之中的领头人,这就是英侯府所具有的力量和地位。 贾谊闻言笑道:“多谢公子,那倒是不用了,谊这些年承蒙寿光侯关照,在长安城也算是有几分薄面,合适的臣子还是能够找到的。 昔年洛文王和寿光侯举荐谊,谊不能事事依靠,否则真就辜负了令尊的看重。” 听到贾谊称呼自己公子,洛景微微眯眼,说道:“贾卿,您现在是国家重臣,称呼景为侍中即可,或是称呼东阿亦可。” 贾谊本身就是通过洛氏步入政坛,而且也是因为洛氏的关系而得到重用,乃至于被皇帝信任,身上有很强的洛氏标签。 现在称呼洛景为公子,那就更加坐实了洛氏门生的身份,但贾谊现在是皇帝身边的重臣,这不是一件好事,在洛氏看来,贾谊只要忠于皇帝就足够了,只要在关键时刻偏向一点洛氏就足以,不算辜负洛氏的举荐之恩。 贾谊闻言自然明白洛景的意思,当即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随着宫门缓缓落下,太阳缓缓落下。 太阳照常升起。 第341章 弊端 当阳光洒落在皇宫之中,朝臣们还以为这只是一场正常的朝会,并不知道刘恒准备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洛景自然是要上朝的。 刘恒来到殿中之后,朝会开始走流程,等到正式流程走完之后,刘恒就问道:“众卿可有本奏?” 大朝会上的这种上奏,基本上都是走流程,一般不会真的有什么事放到这里来讨论,一般都是用来试探的场合。 但是今天特殊,贾谊安排好的一名掌管钱粮的小官从后面起身走到殿中道:“陛下,臣有本奏。” 这一幕让群臣纷纷侧目,这里很多人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不知道这样的小人物能有什么事上秉皇帝,聪明人已经开始盘算,这是谁推出来的棋子了。 刘恒笑着问道:“卿有何事?” “陛下,臣谏言。 昔年因为天下需要大量的钱币,又因为假币泛滥,朝廷不能制止,所以高皇后允许私人铸造钱币,但是经过这些年无数的铜钱流在国中,臣以为此法之弊害已经胜过益处。 铸币之权事关朝廷根本安危,应当及早收归朝廷,禁止民间私自铸币,转而交由朝廷统一铸造。” 此话一出,很多人都将目光直接望向了上首的刘恒。 这不会是皇帝直接找的人吧? 实际上天下有识之士早就看出,朝廷迟早是要收回铸币之权的,不说那些对朝廷的好处,仅仅是出于人性比较贪婪的角度来看,铸币这么大的利润,怎么可能一直放任王侯豪强们去赚取呢? 虽然主流舆论是义在利上,但这世上难道真的有不爱钱的人吗? 即便是皇帝想要做什么事,那也都是需要钱的,皇帝拥有着天下最大的权力,无论如何想,都不可能放弃铸币这座不断产出的金山。 刚刚还比较安静的朝堂之上,立刻就是一片哗然,甚至直接就有朝臣出列怒斥道:“真是一片胡言! 允许私人铸币,这是高皇后和洛文王的创举。 数十年来,在这项政策之下,天下愈发的欣欣向荣起来,而且本朝的钱币质量是历代最高的,现在民间连一丁点是使用前朝旧币的都没有。 这难道还不能证明洛文王的先见之明吗? 难道你这是在质疑高皇后和洛文王吗? 真是好大的狗胆! 吾看你就是个想要霍乱朝纲的奸臣,说这些奸邪之语,想要蛊惑陛下,实在是万死难辞其咎。 陛下,请杀此贼,以正视听。” 竟然直接把高皇后和洛文王搬了出来,而且说的让不少人都认同,尤其是洛新的地位和影响力,对这些人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这人很多人都认识,不仅仅是朝臣,还是儒家一脉的首脑人物之一,是当世的大儒,现在怒发冲冠的模样,让人毫不怀疑,如果他手边有一把利剑的话,恐怕会直接提着剑把刚刚啊说话的朝臣捅个透心凉。 让他知道一下儒家的武力充沛,让他知道一下为什么当初为什么儒墨并为两大显学,因为其他人打不过墨家,儒家可以! 其他人当然不会让着他,同样出列大声道:“朝堂之上畅所欲言,这同样是高皇后和洛文王所定下的规矩,你这样喊打喊杀,是想要做什么? 吾看就是你自己铸造钱币获得了大利,所以才阻挠朝廷收回铸币之权。” 这番更是直接人身攻击,朝堂之上顿时就乱做一团,这些人纷纷指着鼻子骂起来,甚至离得近的人直接就动起手来。 洛景远远的看着,脸上满是笑意,真是生动有活力的朝堂啊。 刘恒在上首坐着,脸色有些无奈,这个风气从高皇帝时代就开始了,望了洛景一眼,见到这小子竟然还笑,说道:“阿景,让他们安静一点。” 洛景笑着手中执着铜锤,然后重重的敲响,如此沉重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之中,群臣这才气喘吁吁的停下了友好的交流。 刘恒轻轻揉了揉头,他就猜到了一定会有争论,毕竟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艰难。 但是朝堂之上引起的争论还是出乎了刘恒的预料,而且这完全是一场大乱战,那些从中得利的人自然不用多说,刘恒不会在乎他们的意见。 但问题是那些和铸币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之中也有不少反对。 刘恒眼见这种情况,便暂时停下了朝会。 “诸位卿家的意见,朕意见知晓,既然如此,那就挑时间使诸位卿家一同商议一下,看看到底哪方更有道理。” 刘恒准备好好探讨一下,毕竟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振振有词的场面实在是不多见。他虽然心中已经确定一定要收归朝廷,但是听一听反对派的意见,或许能够为后续的事情做出一些补充,毕竟政策的制定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这个说法。 长乐宫中,刘恒望着眼前如同雪花一般呈递上来的奏折,颇有些感慨的说道:“阿景,你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反对呢?” 洛景翻看着那些奏折,沉吟道:“这些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世上本就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关键是要看需要什么,当年朝廷需要下放铸币权,现在则需要收回铸币权,没什么可值得讨论的。” 刘恒轻声笑道:“话虽如此,但姑父昔年教导朕,一定要多听臣子的劝谏,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只要听了,不论有没有按照谏言去做,臣子都会尽心尽力,所以朕要听一听他们能说出什么话来。” 铸币权收归朝廷这件事引发了极大的争论,这场争论的风暴甚至直接席卷了所有的学派。 黄老道家反对收回铸币权,儒家之中有反对的,有支持的,毕竟儒家学派实在是太多了,反而法家基本上都同意收回铸币权。 这里就要首先说明一点,虽然经历了洛陵践法,但法家并没有被消灭。 因为洛陵践法没有将法家一棒子打死,而是批判了其中的某些思想。 法家好利,求的是荣华富贵,面对强权跪的很快,不仅仅面对君主这样,面对洛氏同样如此。 他们将那些驭民术从思想典籍去除之后,中和了一些不太偏激的思想,改造了自己的学说,然后接受洛氏的监管。 所以如今出仕的法家学子还是不少的,洛新担任摄政之时,虽然亲近儒家和黄老学派,但对法家学子,只要德才兼备,他同样愿意使用。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