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综养崽、乖软宝贝穿成炮灰了、贵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变美后、禁爱(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断复活、【gb】彼得潘的囚笼、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不过法家学子之中有才能的不少,但有德行的却不多,法家那种认为仁义德行完全没用的教育思想还是有些太过偏激了。 这些年还在继续改学说,学习儒家的做法,大量从儒家,黄老家之中吸收那些好听又好看的文字来掩饰自己。 刘恒的速度很快,长乐宫的一座偏殿之中很快就坐满了各方大佬,那些有利益关系的大部分都没有来到这里,因为刘恒是想要听到一些收回铸币权的弊端,从而修补自己的政策。 开头就直接是黄老派的一位博士直接说道:“朝廷收回铸造钱币的权力,是残民、虐民之举,天下百姓的苦难就要从此而开始了,臣望陛下深思。” 刘恒没说话,洛景问道:“还请博士详解。” 博士便道:“昔年暴秦之时,始皇帝统一列国钱币,由朝廷统一发放,但是很快民间就开始造假。 到了大汉同样如此。 难道您以为只有诸侯王以及豪强会造假吗? 造假之风是从上到下,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在其中,因为成本实在是过于低廉,手段实在是过于多。 以臣的了解,最低级的手段就是在铜钱的边缘磨下铜粉,那么大的钱币磨一些根本就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些铜粉日积月累,然后就可以铸造成新的钱,从中得利。 更有甚者,直接将铜钱融开,向其中掺杂其他的金属,做成那种不值钱的小钱,里面甚至快要没有铜了,民间称之为‘叶钱’,意为像叶子一样轻的钱。 这样的手段不尽其数,墨家想必知道的最为清楚,毕竟很多铸造钱币的工坊都是他们建造的。 这样的情况直到朝廷下放铸币权,天下豪强竞相提升钱币的质量才算是结束,臣可以直接确定的说,高皇后到洛文王执政的这数十年,是从有铜钱以来,钱币质量最高的数十年。 一旦您开始收回铸币权,那么就一定会强行要求民间接受这种钱,毕竟这天下没有朝廷铸钱,百姓却不收的道理,那是蔑视朝廷的威严。 臣实在是不愿意见到如今来之不易的场面,毁于一旦,所以才谏言您,万万不可收回铸币。” 这一番话让刘恒微微皱起了眉头,因为在某一个方面来说的确是很有道理,当初洛新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原因才放开对钱币的管控。 洛景听着这一番话却有些同意,但也有不同意见,不过这种场合,他自然不会亲自下场,自然有无数人为他冲锋陷阵。 果然很快就有人发声反对,而且是从完全不同的方面。 ———— 在汉文帝时期,针对铸币权的归属问题,朝堂之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汉文帝特意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铸币之议”,这场会议双方的言论被完整的记录下来,得以通过史籍流传后世,笔者将会详细将史料翻译解读,力争使每一个读者都能够理解这场争论的双方。——《汉王朝兴衰史》 第342章 我言 殿外。 洛景重重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一队颇为貌美的宫娥从他的面前走过,刚刚在殿中的所有焦躁似乎都消失了。 隐隐约约从殿中传出了声音,证明这场争论还没有停止,洛景忍不住想起自己父亲生前说的话。 “在国家大政上,从来就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当政之人,每一条政策的施行,就是在选择一个得到当前最为需要的东西。 比如朝廷需要足量的高质量的铜钱,所以才有了允许私人铸钱存在。 如果有一天朝廷需要其他的东西,那就是收回铸币权的时候了。 这卷书你拿去看,但记住,稍微看看就行,不要被其中的思想内核困住,里面有些不好的东西,你这孩子这方面天赋不足,很容易就会被引导。” 想到这里,洛景深深吸口气,便回到殿中,殿中依旧在争论。 洛景回到坐席坐下,刘恒见到他回来,笑着点点头,然后就见到洛景在众人的目光之中走到大殿之中,向着刘恒就是一礼。 “陛下,臣有数言想要对诸位大臣说。” 刘恒颇有些惊奇,但还是一挥手道:“卿自便!” 洛景转身在大殿之上走了两步,他还是个少年郎,在这么一群中年人之中显得很是突兀,所有人都望着他,等待着他说话。 回想着父亲曾经说过的话,洛景缓缓开口道:“先前双方的争论,吾都听到了。 之前有博士说:上好货则下必死利也! 这有没有道理呢? 有! 但人有善恶,王亦不同。 若是遇到昏暴之君,纵然是允许私人铸造铜钱,但横征暴敛的手段何其之多,难道还能够一一禁止吗? 猎人不会因为山上有猛兽就放弃前往山中打猎。 渔夫不会因为海上危险就放弃出船。 这天下没有因为担心噎食就饿肚子的道理。 当今陛下,乃是圣明之君,收回铸币或许会有奸邪之人,使铜钱的质量有些许的下降,但只要朝廷严加监管,对那些故意熔铸小钱的不法豪强严惩,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 但若是继续放任私人铸币,吾请诸位大臣都好好想想昔年的吴王之乱,他为何敢于悍然对抗朝廷,就是因为他通过私人铸钱聚敛了大量的财富,甚至到了不需要收取赋税就富裕到诸王第一,有了财富就蓄养甲兵,于是就不将朝廷放在眼中。 战争对天下的伤害有多大,我想诸君都是非常清楚的。 政令不能如一,天下不能尽归皇命,野心家就一定会想着造反或者谋夺利益。 昔年允许私人铸币是吾的父亲所推行,但诸君,这世上唯有变才是永远不变的,昔年素王所建立的五等爵分封,到了现在难道还存在吗? 父亲临终之前就同吾和陛下说过,允许私人铸币是权宜之计,是因为刚刚经历秦末乱世,百姓再也经不起任何的伤害,才实行的政策。 对这项的政策的益处和弊端,父亲都非常的清楚。 收回铸造钱币的权力,可能造成小钱横行,但是不收回,地方就一定会做大,朝廷就会失去制衡地方的利剑,那就要用兵,引起更大的混乱。 现在吾想要问诸位一个问题,那就是天下安稳,政令如一和铜钱质量哪一个更加的重要?” 天下如一和货币市场哪一个更重要? 洛景最后向众人抛出了那卷书籍最后的问题,一个洛新也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 这两个选择对百姓来说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他们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是要看朝廷会不会下大力气去管理。 就像是之前洛新处理那些用小钱强买强卖的人,这才确立了良币驱逐劣币的逻辑。 洛景直接绕过了那些双方争论的道德问题,而是直接将争论真正的核心提炼了出来。 这一下众人都沉默了,他们都是朝臣,是长安朝廷的臣子,不是诸侯王国的臣子,除了少数出身大豪族的官员,大多数人在这方面自然是站在朝廷一方。 刘恒望着洛景,满脸都是笑意。 贾谊望着洛景,脸上有敬佩的表情,从这一番话之中,他仿佛见到了昔年那个永远不会迷茫的摄政大丞相。那些年朝廷的岁入连年增长,天下百姓的税率却一降再降,尤其是农税一降再降,他现在还记得大丞相说过的一番话,“若是朝廷有一天只能从农民身上课重税才能够生存,那朝廷就离死不远了,若是能够在低税率的条件之下,维持朝廷正常运转,那天下才是盛世。” 所有人都望着洛景,看着那些脸上还带着稚嫩的少年,就那样挺拔的站在大殿之上,掷地有声的问所有人,“只有这两个选择,诸君要选哪个?” 选哪个? 能选哪个? 当然是天下如一! 天下要一统这几乎是所有学派的共识,就连支持分封制的儒家,那也是因为大儒们认为封君比官吏的忠诚更持久,封君比官吏统治地方更稳定。 大儒是希望通过分封制能够维护天子的统治,而不是为了让封君反过来威胁天子,当年春秋战国之时,儒家弟子为了维护国君的地位,为了维护礼制的存在,死难者不可计数。 秦灭六国之后,有大儒向秦始皇进谏,希望能够分封功臣子弟到山东诸国,安定山东的人心,镇抚六国的豪强,当时还被斥责是腐儒之言,但秦朝灭亡之后,以现在的眼光看来,难道不是忠正之言吗? 那些支持收回铸币权的臣子们已经忍不住从坐席上站起,大声欢呼道:“彩!” “侍中所言有理!” “君侯高才,这才是谋国之言啊。” 洛景见到没人说话,便望向之前出言反对的那些人。 之前慷慨激昂的博士出身黄老,崇尚小政府,也就是朝廷不要多管事,就让社会按照自发形成的规矩去运转。 但是面对天下政令如一这样的事情,即便是黄老一脉,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这两者之间孰轻孰重,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商量的问题,面对洛景的询问,先前反对的人只能沉声道:“侍中所言有理,天下政令如一,至关重要。 您的眼光放在天下,而我的目光却局限在一隅之地,这大概就是您想到了如此深远的事情,而我只能在这里重复一些繁杂之言的缘由吧。 是吾所思不当,吾应当向陛下谢罪,险些就耽误了朝廷的大事。” 这场争论到了这里就该结束了,被洛景政治正确的一番话直接杀死了所有的还能够想出的理由。 洛景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向着刘恒一行礼,然后走回自己的坐席坐下。 刘恒眼见没人再说话,便笑道:“今日众卿畅所欲言,所言所语都让朕大有收获,今日所议,众卿应当没有异议了。” “陛下圣明!” 群臣纷纷垂首拱手行礼,然后纷纷离开走出大殿,在禁卫的引导之下离开宫中。 洛景和贾谊慢悠悠的走在众人身后,贾谊发现洛景有些沉默不语,一点都不像平日里那副神采飞扬的样子,于是有些好奇的问道:“侍中,您可是心头还有什么疑虑吗?” 洛景轻轻一叹道:“贾卿,这道诏令推行下去之后,您就有的忙了,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利欲熏心之辈,敢于冒着杀头危险触犯刑律,铸造小钱这样的暴利行业他们一定不会放过的,到时候一旦处理不当,今日我们就是罪人。 不瞒您说,景心中总是有种不祥的预感,似乎今日所做的这件事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会成为日后霍乱天下的根源,但思来想去,如今的天下的确是需要朝廷收回铸币之权的。” 贾谊很聪明,他立刻就猜出了洛景所担忧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之前那些反对派的理由,那些理由是真的有道理的,而不是随便编出来的。 洛景本就不是政治家的料子,他天生有些文人的多愁善感,比贾谊的性格还要情绪化的多,自然会不自觉的思考这些政策的弊端。 贾谊沉吟了一下,说道:“侍中,既然如此,您不如直接和陛下申请去盯着这件事的反馈,只要保证不害民便足够了。” 洛景闻言眼睛一亮道:“贾卿所言有理,明日见到陛下便将这个差使要来。” ———— 关于“铸币”的讨论,赞同与反对双方分别列出了不同的理由,但最终结束这些争论的却是与钱币本身没有关系的社会稳定,政令如一。 从这些争论和最终的结果之中,能够看到汉文帝时期统治阶层已经充分认识到货币本身的分配作用,它不是商业交换的媒介,而是一种调节社会的稳定器。 还可以看出汉文帝时期的政策转向,即从刘邦时期开始,数十年的休养生息期,大致结束,汉文帝开始着手构建一个真正的可以统御天下郡县王国的统治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保证天下的稳定,构建平和的秩序,已经成为了汉王朝统治者所首先关注的问题,而经济的继续野蛮生长恢复则处于次要的地位。——《汉王朝兴衰史》 第343章 圣谕 圣谕宛如雷霆般落下! 圣旨出了皇宫,然后如同风一般的传遍了整座长安城,长安城的朝臣们都已经知晓了这个消息,但是这条消息真正最针对的是山东诸国,那里才是私人铸钱的主要地点。 刘恒推行政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山东诸王和豪强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长安乃至于整个关中就已经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把圣旨都发往诸王国郡县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